“县城变化实在太大了,到处是漂亮的楼房,到处是绿树花草,走在街上就像是逛公园。入夜的县城更像是天上的街市,漂亮极了!”家住龙胜兴南路的张大姐对龙胜县城新面貌赞赏不已。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秉承民族传统与现代艺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理念,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县城建起了2.6公里长的滨江防洪绿化道,以及花圃、垃圾场、自来水厂等一批公共设施,新建了一批居民住宅小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同时,还着力实施桑江北岸新区建设工程,为城市化和旅游发展注入活力,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只要迈开双腿逛逛,就能感受到龙胜县城的“巨变”。古龙街,顾名思义就是龙胜县城最古老的重要街道,位于县城中心的繁华地带。在这里,已看不到低矮破旧的木屋,也见不到密如蛛网的电线,只见18米宽的街道两旁,各单位的公寓大楼与四五层高的民宅各显风姿。街道路面铺设了彩色凸纹方砖,电力、通讯线全埋在地下,所有路灯都换成钢制双排五盏一束的新型高压钠灯。古龙街已脱胎换骨走出旧城的影子。
县城南端的苗园路区,10年前是一片菜地,只有稀疏的几座木屋。而今这里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阔整洁,白墙绿树掩映,庭院花红草碧,好一个清静雅致的居民区。
兴龙北路是古龙街与兴龙中路的延伸,去龙胜温泉的必经之地。这里,在瑰丽多彩而又古朴自然的民族广场四周,新宇高楼群像礼仪小姐,质朴淡雅地立在路边迎送客人。华灯初上,龙胜各族群众纷纷聚集在民族广场,有携家带口散步的、有跳健身操的、有聊天的……好不热闹。杨阿姨说:“自从有了民族广场,我的业余生活丰富多了。”当然,滨江休闲游园也是居民理想的休闲去处,每天都有很多居民在这里下棋、打牌等。
跨过龙胜大桥,桥头西端紧接兴龙西路。谁能想到,五六年前,这里还是冷冷清清的郊野,稀稀落落分布着几座沾满泥浆的木屋。而今天,摩肩接踵的大楼夹道而立,把荒郊变成了繁华的闹市,风味小吃、快餐大排档、美容美发的店铺数不胜数,使这里成了生意兴隆的美食街、美容街。
桂龙路、兴龙中路等小区,原来都像裁缝铺的边角布料,如今却成了“雍荣华贵的新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各式各样的新建筑蕴含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地域文化的品位。 ( 田远进 杨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