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告状村”变成文明村


2006/3/6 9:20:57   来源: 左江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龙州县八角乡逐沐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侧记     

    南友高速公路支线龙夏二级公路旁,一片绿树环绕的新平整的土地上,几十栋按规划建设的乡村别墅式楼房已初具雏形,一个整洁美观的新村即将出现——这便是整屯迁来另建新村的八角乡逐沐小康文明村。逐沐文明新村的动工兴建,是龙州县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具体行动。

    新一届屯党支部摘掉“告状村”帽子

    2003年以前,逐沐屯是远近闻名的“告状村”,一些村民频频为家庭纠纷、邻里纠纷、赡养纠纷到乡政府告状,甚至因对土地、山林纠纷的调解结果不满意,部分村民自发组织多次到县政府越级上访。2003年,八角乡党委、政府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对村、屯的班子进行了大力整治,逐沐屯党支部一班人也由有“双带”能力的岑加山、岑振民等人组成。新一届屯党支部成立后,把建设好党支部,抓形象、抓队伍、抓经济、抓服务作为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定期开“党群座谈会”等各项规章制度,并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使村民人心稳定下来。同时,屯党支部发挥老党员和退休回乡居住老同志政治敏锐性强,在屯里德高望重的优势,请他们经常以板报、山歌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搞好邻里关系,教育村民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加强与邻村的睦邻友好关系。几年来,在屯党支部的不懈努力下,逐沐屯没有重大治安案件和其他案件发生,亦无人上访告状,多次荣获县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好评。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逐沐屯有64户250人,土坡多、田地多是该屯的一大优势,但多年来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为了把耕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屯党支部在县、乡工作组的指导下,引导群众利用水田大力发展甘蔗生产,着力推广品种优、产量高、效益好的甘蔗品种。从2003年起,该屯甘蔗种植面积,产量连年增加,村民收入逐年增长。在大力发展甘蔗的同时,几年来屯党支部一班人还带领村民在土坡上栽种果树,增加村民的收入。此外,该屯党支部还引导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全屯每年在外务工都达120人(次)。2005年该屯人均纯收入达3800多元。

动员群众整屯搬迁,创建文明新村

    逐沐屯群众生活宽裕了,但因该屯地处山脚,常受地质灾害影响,生活环境欠佳。龙州县将该屯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为此,屯党支部一班人多次陪同县、乡工作队夜访村民,向他们描绘新村的美好前景,并承诺由乡政府和屯党支部出面联系,请龙夏二级路施工单位帮助村民平整土地。屯党支部书记岑加山把在凭祥跑运输,每月有近2000元收入的弟弟叫回来参与土地平整,党员岑振明、岑振民不向村里索要一分钱,各自带领家人把自家位于新村村址前方的7棵大果树砍下移走,方便施工队进场施工。看到乡村领导及本屯党员如此顾大局,村民终于打消了疑虑,全屯群众在屯党支部的带领下,积极投入筹建新村的各项义务劳动中,平整出一块50亩的新村住宅建设用地。

    2005年11月7日,逐沐文明新村开工典礼隆重举行,龙州县四家班子领导到场祝贺。看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村里的变化,逐沐屯69岁的村民岑家富由衷地说,我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我要跟着共产党走!也要教育儿子、孙子跟着党走!

    据了解,逐沐文明新村规划建设乡村别墅式楼房64栋,每栋占地面积100平方米,新村力求打造成集生态、农家乐旅游于一体的小康文明示范村。

    逐沐屯党支部副书记岑振明介绍说,目前,村里一条长380米,宽5米的村道已铺设完成,房前屋后的两条总长780米的排水沟已经砌好。群众已自筹建房资金50多万元,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及后援部门单位扶持贷款500万元。全屯力争在2006年5月前完成64户住房的工程建设。

    “中央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看来我们屯要做到这些并不难。”逐沐屯党支部书记岑加山颇有信心地说。(吕达)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