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开发建设,拆迁是一道绕不开的坎儿。2009年是我市城市建设的高潮年,“三桥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与建设提速,离不开拆迁工作的提前“铺路”。
有人说,拆迁难,难于上青天。然而连日来,记者在许多拆迁现场,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拆迁组同志和拆迁户一起喜笑话语,忙碌着搬运家具、清理拆迁现场。记者在采访机场路秀峰段拆迁工作负责人李冬林时,他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实现了文明拆迁、和谐拆迁。”
以人为本,在交流中打造和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各个重大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中,指挥部工作人员、各城区、街道及村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的原则,努力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做上门、做到位。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及周到热情的服务,很多被拆迁群众由最初的抵触变为积极主动支持,使拆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为了修这条路,我们建设者很多个周末都没有回过家。皱纹也添了不少。”东二环路叠彩区段负责人黄广潮对记者说,在东二环路改造工程中,64万多平方米的拆迁工作,让建设者花了不少心血。大到路线规划用地,小到一台变压器的安装,无论是宅基地的使用,还是便道的修复,指挥部一遍又一遍地跑,了解拆迁户的实际困难,解释市里的相关政策,有时在拆迁户家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顶烈日、冒风雨、遭白眼、听牢骚、吃闭门羹、坐冷板凳成了每一名参与拆迁同志的家常便饭,“早晨迎着曙光去,夜里披着星月归”则是每天工作的真实写照。被拆迁户白天不在家,他们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上门做工作;遭到拒绝,他们就在门口耐心等待。为了做好拆迁工作,他们受到了很多委屈,但仍然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千方百计地去解开拆迁户的“心结”。
在阳江路征地拆迁工作中,琴潭村一对姓李的两兄弟,在拆迁补偿的分割问题上产生了纠纷,协商未果迟迟签不下协议。拆迁工作人员几次到两兄弟家中拜访,说服他们召开家庭会议亮出自己的想法,并充分考虑每一方的利益提出合适的建议,兄弟俩皆大欢喜。问题圆满解决以后,兄弟俩主动搬了家,还要请拆迁工作人员吃饭。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也正是通过拆迁人员的努力,让人头疼的拆迁变成了促进市民感情、拉近政府和群众距离的桥梁。 庄盈 武媚
公平公正,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征地拆迁工作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充满矛盾和纠纷。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记者在机场路采访时,一位负责征地的同志说:“最重要的是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公开透明,一碗水端平。”
在机场路改扩建工程沿线的琴潭岩村驻村工作室,记者看到这样一个公示栏,上面贴有《征地拆迁工作流程表》、《征地拆迁安置办法》、《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等公告,通过这个公示栏,每一个拆迁户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房子拆得合不合法,还能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可以享受的补偿方式、算出自己该得到多少补偿面积、领多少补偿款。
“牵扯利益大,每个人的想法和要求差别大,有的对安置房地段挑剔;有的对安置面积要求高;有的担心‘暗箱操作’……”负责熊家自然村拆迁工作的庾德明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房屋拆迁补偿的透明度、诚信度,拆迁指挥部为每一个拆迁户建立了拆迁档案,如有疑问可随时调阅查看。此外,还为拆迁户制定了不同类别的一系列奖励政策。
关注民生,在服务中传递温暖
当然,再优惠的政策也代替不了人的感情。
琴潭园区机场路改扩建拆迁组副组长伍小红的经验是:拆迁要讲“人情味”,人情做足了,几句话就解决了,否则,100句也没效果。
“有些拆迁户不想搬,不是想敲竹杠,而是确有难处。”在伍小红的记忆中,琴潭岩村农户李婆婆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今年86岁的李婆婆,儿媳和孙女身患重病,儿子400多元的下岗补贴是全家4口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条件极为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指挥部在现有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她适度照顾,李婆婆一家人除了得到应得的拆迁补贴外,还获得了额外生活补贴。
心存感激的李婆婆不但第一时间签了协议,搬了出去,还自发成了拆迁宣传员,主动帮助工作组去做亲戚朋友和其他拆迁户的思想工作。
类似的问题,奋战在拆迁一线的工作人员解决了一桩又一桩:有些老人年纪较大,租房生活不便,便想方设法帮助联系住房;拆迁户因集中搬迁而找不到搬运车辆,他们便迅速组织了一支搬运队;气温骤降,辖区政府还专门到一些特别困难的拆迁过渡户家中,送棉被、绒衣等御寒物品……
群众、企业关心,在支持下文明拆迁
一段激情满怀的拆迁岁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数名拆迁工作人员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三桥十路”的建设工地上,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无数群众、沿路企业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演绎了一段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
在拆迁过程中,一些普通群众的“大义”精神,让人感动。育才路虽然是条小路,但征地拆迁情况却很复杂。
为了使征地拆迁工作顺利进行,朝阳乡专门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小组。一家一户地与村民进行宣传沟通。大多数村民得知征地是为了改造育才路,都十分支持配合。
一些企业也不计得失,积极配合拆迁。黑山路改造从2009年3月份开始至今,不仅要解决房屋拆迁,道路中央的电缆也要进行“下地”改造,地下原有的管线也要重新梳理。南航广西分公司主动带头将自己的2000多平方米门面全部拆除,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得知工程要占用到自己门前的土地时说:“市里面搞建设我们不讲价钱,先让工人们做,我们全力支持。”沿线企业的带头支持,为黑山路的拆迁改造工作解了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