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总投资2.4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的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贵港市新、旧城区污水管网铺设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
去年12月29日中午,记者来到新区三路、新区四路正在修建、铺设排污管道的工地现场,只见斗车、勾机正在呼叫着挥斗挖渠,渠道两旁堆起了如小山高的泥土,新区三路市人事局门前正在铺设管径为0.6到1.65米的排污管。据市市政管理局庞副局长介绍,新区三路、新区四路排污管道的铺设,主要是分别将旧城区和城北新区的生活污水引到仙衣路,通过仙衣路排污主管道引向城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他还介绍,目前在建的新区三路、仙衣路、新区四路等三条新旧城区排污主干渠总投资4000万元,铺设排污管道总长4.8公里,上述三条排污管道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0%。
旧城区排污:分三条渠道流向郁江
贵港市中心城区现有人口45万人,平均日排放生活污水近15万吨。据了解,过去,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排污系统不完善,旧城区实行的是雨污合流,雨水和生活污水分三条渠道流向郁江:一条是石油公司、海事局、检验检疫局、海关等中山路两边的单位、居民小区所排放出来的生活污水,沿着中山路地下排污管,经贵糖铁路从小江泵站流入鲤鱼江;第二条排污口在贵城西五街五层楼附近。这条排污渠集中了黎湛铁路以南到江北路、解放路等城中片的污水,经五层楼附近出口流向郁江;第三条在东湖尾,主要收集和平路两边的污水及登龙桥、铁路新村等区域的污水流到东湖,东湖的污水经石灰巷流入郁江。今年,东湖综合整治顺利完成了截污工程,将以往流入东湖的城市生活污水全部截断。东湖截污后,用环东湖的污水管将污水收集后直接流入郁江。人民路等小街小巷、榕兴街、西五街、永明街等旧城区一些社区过去没有铺设地下排污管,居民的生活污水自然地沿着龟背型的路面自然排放,对地面环境也带来了影响。
全面治理城市生活污水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城市生活污水必须集中收集,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区的排污工作,启动了城区排水专项规划,重点解决旧城区同江南片区排水系统的建设问题。规划完善逐步实施后,旧城区及江南片区的雨水、污水排放收集与港北新区一样得到完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按照规划,贵港中心城区2015年城市人口要达到65万。市中心城区规划配套建设城西、城东、江南三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52万吨。目前,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江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10月份开工建设,工程投资额达3亿元人民币。
新区排污:雨、污分流,达标排放
城北新区的城市污水排放采取雨污分流、集中收治的办法,新区道路建设到哪里,污水管道就铺设到哪里。
目前,荷城路、中山路延长段、桂林路、布山路、金港大道、城一路、城二路、城三路等新区道路基本上是按照规划进行,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两边同时铺设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进行雨、污分流收集。由于雨水所含化学成份少、自净能力强,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大,将其收集后,通过雨水管道直接排放到郁江;城市生活污水所含化学成份高、污染影响大,通过排污管道,将其统一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治理达标后再排放到郁江。
配套城西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污水管网有90公里长,主要包括解放路以西、郁江以北片。其管网西到西环路、北到北环路,全部实施雨污分流。目前,已修建好55公里的污水管网。在新区污水管网全面完善的情况下,从今年开始,我市将逐步改造旧城区的污水管网,打通旧城区与新城区的污水管道,将旧城区的生活污水全部引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目前,旧城区鲤鱼江片、石羊塘片的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城西污水处理厂每天收集的城市污水达7000到10000吨。
旧城区与新城区的污水管道接通后,城市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将大大减少对郁江的污染,贵港“母亲河”将更加清澈靓丽。苏少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