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达到:一座城市一片森林
加强城市公园、公共绿地、街道、单位庭院、居民区等宜林地绿化美化工作,选择种植树形美观的乡土树种和珍贵阔叶林为主,如榕树、桂花、玉兰等,实行使市绿化日植树率100%,城市绿化乡土树种使用率达80%以上,实现“一座城市一片森林”。
通道绿化达到:一条通道一道绿色屏障
切实搞好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一公里范围内棵绿化地段的绿化工作,做到防护和观赏相结合,每个县(市、区)年绿化通道林带的乡土树种使用率达100%。
乡村绿化达到:一个村庄一座绿岛
以“百万农户种千万果树”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村屯绿化,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模式,科学配置绿化品种,注重绿化景观效果和休憩功能,实现农村园林化,农村庭院绿化花果化,道路河渠林荫风景化,把“一个村庄建成一座绿岛”。
单位庭院绿化达到:优美舒适的绿色宜居环境
在单位庭院绿化上,加强单位庭院绿化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厂矿、医院、学校、工业园区和居民小区的绿化水平,创造优美舒适高品质的绿色宜居庭院环境,绿化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标准。
市民——减少碳排放,大家低碳一下
“感谢您的参与!今天您减排了2406.1克二氧化碳,相当于种植了0.13148棵树来吸收相应的二氧化碳……”家住玉林市人民中路的王晓盈很高兴,她在‘互联网森林’上“种”了约3/8的“树”。她告诉记者,她经常出差,算一算自己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很高,自己也成了排碳大户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碳排放这个概念,“一直以为节能减排是国家、企业才能做到的大工程,跟我们普通人没关系不大,原来我个人就能做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到节能减排,像植树、骑自行车都可以减少或抵消碳排放。”
王晓盈说:“其实低碳生活需要的是一种态度,现代生活让我们无法避免碳排放。作为普通市民可以选择节水、节电等方式减少碳排放,也可以通过养花种草多植树来补偿。”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与王晓盈一样,许多市民都有义务植树的愿望,只是不知道该去哪种?
但普通市民如何参与义务植树呢?对此,市林业局副局长罗关荣表示,义务植树之前,什么道路适合种什么树,什么树种适宜周围环境并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等,这些有关部门都要进行规划、设计,然后组织发动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出资出力参与种植或认养树木,城区市民可以通过单位、企业参与进来,也可以联系所属地林业部门,林业部门会根据计划,安排市民参加。农村群众可以选择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林木等。”
森林——造福子孙后代的“功臣”
“要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森林确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功臣’。”罗关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数据显示,一棵树1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8.3千克。因此,植树造林、在室内培养植物,都是最直接的减排举措。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共植树造林23.07万亩,全民义务植树共695万株,照此计算,种下的这些树每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将非常可观。“通过植树造林减少碳排放,这些很多人都可以办到。种植一棵树的成本也并不算高,最低也就1.2元。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来,为玉林城乡添新绿尽一份力。”罗关荣这样说道。
罗关荣说:“森林具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森林的天然制氧和碳汇功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因此,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是关系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人类能否生存的大事。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们的“森林之城”不远了
据介绍,200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我市在创建广西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争取2011年把玉林建设成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达59%,新增绿化覆盖面积10420亩,绿地面积8431亩。到2009年底,玉林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94%,绿地率达30.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要指标已超过或接近国家森林城市考评标准。
而玉林还将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加绿量,更加重视城市绿化、突出玉林特色抓出精品、提高市民绿化意识等。将建设玉—北—福公路精品绿轴;清湾江、南流江两岸林水相依特色风光带;加快一环路、二环路绿化林带和环城风光林;江南公园、江心岛公园精品景观广场(公园);国家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一轴、二带、三环、四区、五路、六场、七园、八连、九基地”绿化美化生态工程的建设。
届时“树在城中,城在树中”,展现在市民面前的将是更有人情味和亲切感,更接近人们诗意安居理想的“森林之城”。陈明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