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座美丽的公园里”一直是市民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美好期待。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领导下,桂林市园林绿化工作蓬勃开展,城市绿量不断增加,园林景观效果进一步提高。新年伊始,桂林市园林绿化又将带给市民哪些惊喜?
1月20日,记者从市园林局了解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中提出的“着力开展以‘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城乡风貌建设’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大会战,打造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的新形象”有关精神,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为抓手,将着力打造“1234”工程,促进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1”即完成1个政府实事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的訾洲公园建设。据市园林局负责人介绍,訾洲公园在2009年整体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公园内景观框架已基本完成,目前施工单位正在加紧文化景观、风景建筑等建设。
“2”即抓好机场路、万福路两条城市重要道路的园林景观建设。按照“树成林、花成片、点成园”的要求,充分利用机场路、万福路沿线优美的自然景观,将道路绿化景观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合理利用和搭配好各类植物,保持生态景观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营造景观层次和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
“3”即做好主城区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城市水系滨水园林绿化景观综合整治提高和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整治工作。市园林局负责人表示,将先从每个城区选择几条道路进行试点,按照林荫化的要求,对主城区的道路进行整治提高,注重植物多样性和季相变化,优化植物配置,增加绿化层次,“拆墙透绿”,整体提升主城区道路的绿化景观水平。结合漓江市区段,以及小东江、南溪河等漓江小流域的综合整治工作,完善城市水系的生态景观建设,新辟小东江、南溪河等滨水开敞性公共绿地,形成高质量的城市滨水生态景观绿地。推进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的绿化整治工作,通过拆违、还绿,“治脏变绿、见缝插绿”,增加绿量,增强生态和景观效果。
“4”即全力抓好净瓶山公园、猫儿山公园、漓东公园和园林植物园二期等4个城市新公园的建设。以公园建设的形式,开发利用漓江风景名胜资源,并以此更好地保护漓江生态环境,是市园林局“保护漓江”一项重要的工作和举措。目前,市园林部门已落实完成规划、设计、土地征用、银行贷款等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及早进入实施阶段,计划用1年半左右的时间把新公园建成开放,将市区内的漓江风景资源更好地利用保护起来,让漓江永葆秀美的景色。(刘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