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政府的补助,我们才有钱建房,没有钱,想都不敢想有一天自己也会住上这样的新房……”在河洲村,已到古稀之年的项有宜站在自己在建的新房前,一边介绍自己的新房构造,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在项有宜两层高的洋房旁是他居住了大半辈子低矮的泥土房,截然不同的两种楼房,构成的是一幅新农村危房改造的历史画卷。危房改造前,项有宜一家5口就窝在一个几十平方米的泥土房里,泥土房破了遇雨天便漏水,只好自己动手修修补补,将就着住,可一住就是大半辈子。“以前根本不敢想,更没有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现在,项有宜在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的支持下,领到了1.5万元补助款,现在已经建成了约200平方的楼房,拥有了两套三房一厅。
据河洲村村支书介绍,河洲村以危房改造带动新农村建设,整屯推动,拆旧建新,依地形而建,整个新村建设和危房改造都进行了统一规划设计。目前,在危房改造工程中,已有175户人家新房建设工程量完成75%。村里400多户、1500余人将搬入新村,住上新房。此外,部分可住旧房也将进行风貌改造,翻新房屋每户可获3000元资金补助。
在项有恒家,记者看到一栋两层的洋房已进入收尾阶段,凸显出规划图中的大样,颇像乡间别墅,60多岁的项有恒正在忙着粉刷新房墙壁。说起住矮泥土房的苦,身高接近1米8的项有恒最有发言权。他说,由于长得比较高,出入泥土房的时候常常要提醒自己弯腰,他就曾经吃过被门梁撞头的苦。那时候,项有恒就特别想有一套自己的楼房,但是想归想,没钱建房只能空想。想了三四十年的梦,今天终于成为现实,项有恒有说不出的高兴。他说:“要感谢党和政府,没有政府的补助,根本建不起新房来。”
河洲村危房改造让建洋楼不再是有钱人的事。以前帮别人建房,现在是自己建房。从去年5月份开始,项有恒就一鼓作气,拆旧建新,和在东兴工作的弟弟一起砌了一栋240平方米的两层洋房。现在加紧施工,粉刷好便能搬进新屋过新年。项有恒说,房子造型、粉刷都是根据村里的规划要求来建的,家里设计有4个两房一厅。之所以这样设计,项有恒“别有用意”。他说,以后准备在家搞搞农家乐,开个家庭小旅馆来赚钱。
目前,河洲村“兴边富民”危房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推动速度快。在危房改造的基础上,河洲村还将配套建设“农家乐”旅游、集中养殖和观光农业园。通过项目建设,达到改善河洲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建设新农村,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发展“农家乐”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据悉,该村中心社区的进村混凝土道路、村危房改造工程“和谐大院”项目正在建设中。 陈丽 李映武 覃丽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