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个月时间,从香江饭店至两江国际机场约13公里机场路道路景观已发生巨大变化。由数十种树种和15700株大小树、150500平方米地被及奇石组合塑造的生态景观道路,从香江饭店路口绵延到机场高速路,其变幻之美令人为之称奇叫绝。
高起点高要求打造门户大道
对于这条连接机场和市区的道路,我市高起点、高标准地定位于“将道路景观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的现代化生态山水名城景观大道”,使其成为展示桂林山水、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门户大道和桂林的特色路、景观路和示范路。据此,承担建设任务的市园林部门确定了“显山露水、路景交融”、“遮陋避丑、拆旧还绿”的建设理念,设计了与自然山水融合的道路景观。
如树种方面,大量采用桂花、银杏、榕树等乡土树种,突出桂林特色,同时也辅以热带树种以丰富景观,一路上,秋枫、水杉、红枫香、紫玉兰、香樟、苏铁、蒲葵、山茶、紫薇、银边草等等,琳琅满目。
在结构方面,乔木、灌木和草类地被植物相呼应,形成高低错落的群落式自然生态景观,让显山露水与遮“陋”盖“丑”相结合,尽情展示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遮掩两旁不美观、不和谐的建筑物。
在造型方面,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中间隔离绿化带插入欧式模纹造型艺术,将传统用于广场、公园和庭院的造型手法引入道路,长线条、大色块构造出简洁明快的效果,体现自然与现代的结合。
在色彩方面,常绿树种与花果树种、色叶林结合,使之春有杜鹃、桃花、紫玉兰,夏有黄槐、紫薇、美人蕉,秋有银杏、红枫,冬有洋铁甲、水杉等,构筑“四季有花、常年驻绿、美化彩化局部果化”流金映翠的景观大道。
夜以继日鏖战月余美景初现
这是我市继“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之后最大规模的道路景观工程,园林部门以打造“广西第一景观路”和“让桂林人民满意”的信念,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集中所有力量开展园林绿化大会战,分7个标段进行立体作业,争分夺秒地抢进度,赶工期。据悉,自1月1日进场以来,每天约有2000人在工地顶风冒雨作业,运土、挖坑、采购苗木、造型等全盘立体作业。
尽管时间很紧迫,但园林部门仍以强烈的精品意识严把质量关,从设计、选苗、挖坑、栽种、管护,每一道工序都要求做细、做实、做好。机场道路下水泥板和管线较多,有些地段居然有3层沥青路面,施工人员须得“挖地三尺”,不见泥土不下种。如大量采用袋装苗、广施肥料,以提高树木成活率。
为了达到设计效果,园林部门还像雕琢艺术品一样精心,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方案。有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根据树形多次调整下种角度;按方案做好的造型,即使平面效果已经很好,如果俯视或侧视效果不理想,还会起挖重塑。
虽然现场还活跃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但一条高低错落、移步换景、与四周青山融为一景的山水景观道路雏形已经显现。桂林市园林建设总公司经理张升林介绍说,经过2000来人“5+2(5个工作日+2个公休日)”,“白(天)+黑(夜)”的紧张工作,目前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工程已完成了95%,春节前将全部完工。待春天新树发芽吐蕊之后,景象会更好。
编后语:曾经无数次听朋友或同事说过这样的事情,外地人慕名乘飞机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兴致勃勃地坐上开往市区的客车,然而,客车开了半个小时,见到的却是两旁低矮的房屋和杂乱的树草,与心目中桂林的形象相去甚远。这极大地伤害了游客的心,也伤害了桂林人的心。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历史,桂林2010年“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城乡风貌建设”大会战号角刚刚吹响,市园林部门的干部职工就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高起点、高规划、高效率、严要求,很快就把刚刚建成的新机场路装扮一新,打造成山水景观大道和门户大道。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辛勤的工作,感谢你们无私的奉献,感谢你们建设家乡的热忱。现在行走在机场路上,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外地客人说: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可爱的桂林!( 刘桂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