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宁市向南发展战略的确立,五象新区呼之欲出,一跃成为城市未来的重点建设区域,也将在未来被建设成为“新南宁”。新年伊始,在社会各界翘首企盼中,五象新区将首次公开拍卖办公商业用地,掀起五象新区建设新高潮。
绘就绿城南宁的新风景
经过多年的建设,南宁城市建设已经跃上量变到质变的平台,正在经历着大发展、大突破的良好机遇,正朝着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不断前进。如今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五象广场、地王国际大厦,南宁的城市名片不断增加……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横跨邕江南北的桥梁,琼楼绿树、华灯霓虹,共同描画出绿城南宁的新风景。
卓有成效的城市建设已使南宁市品牌效应得以发挥,“中国绿城”品牌进一步打响。2007$年10月,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荣誉—— — 联合国人居奖花落南宁。2009年1月,南宁又将“全国文明城”收入囊中。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南宁也在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人到此工作和生活,南宁的城市扩张由此打开新思路。
向南发展,再造一个新南宁
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加快南北钦防城镇群一体化的进程,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的城市发展战略部署。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南宁要建设成为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要“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加快建设五象新区”。
五象新区区位优势及规划定位
五象新区是南宁城市规划中一个全新的城区,是邕江以南、环五象岭的一个辽阔区域,地处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地带,是南宁市通往北海、钦州、防城港的门户,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优势。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开展,五象新区已成为多机遇重叠、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五象新区规划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23平方公里的五象新区核心区是新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来新的南宁市中心所在地,通过对2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进行控制性规划和概念性城市设计,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之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宜人以及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风格的城市新区。
为了使五象新区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相适应、与城市向南发展的战略相适应、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核心城市的地位相适应、与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要求相适应、与建设成为现代化宜居城市相适应。南宁市将五象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贸易中心;泛北部湾的总部基地;区域性的物流、高新产业和加工业基地;南宁市行政、信息、文体、商业商务中心。
五象新区建设已全面启动
2006年初4月28日,五象大道工程开工,标志着五象新区建设正式启动;2007年11月6日,自治区重点工程—— —广西体育中心一期土方平整工程破土动工;平乐大道、银海 大道、商业大道、自治区政协委员活动会馆、市民中心等一批五象新区内的一批重点工程依次开工建设。
经过三年的建设,“再造一个新南宁”的美好轮廓开展逐渐呈现:2009年9月21日,全球首座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 — — —南宁大桥正式宣告建成通车,使邕江两岸新老城区通行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为南宁市经济向南腾飞蓄势助力,南宁大桥的通车大大提升了五象新区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2009年12月22日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南宁将以“无水港”联动世界,真正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节点……
五象新区将首次公开拍卖办公商业用地
对比邕江北岸的埌东片区、柳沙新区,如今邕江南岸的五象新区尚显寂寥。这边的地块上,有的仍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有的则是已经进行了初步平整,但是寂寥表面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南宁大桥的通车,将是目前的发展“强势区”埌东和规划的“强势区”五象新区的首次顺畅连接。专家预测此次将带来不小的一股“跨江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