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玉林建设节水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2010/3/15 16:51:58   来源:玉林晚报
【字体:  】【颜色: 绿 】 
     2004年、2008年,我市先后被自治区和国家水利部批准为自治区级和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县、城市,开源节流、推广节水新技术等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铺开,节水的举措和管理正逐步进入玉林各个角落。

开源节流:除险加固投5.59亿 建“三面光”2576公里

开源、节流,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头戏之一,我市已取得重大的进展。据悉,我市已先后对全市238座三类病险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对鉴定为不安全的水库全部上报申请国家安排除险加固经费,共下达投资69座,总投资达5.59亿元。据统计,我市目前已完成4.1亿元的投资。

节流方面,全市共配套建设0.1立方米/秒以上的三面光渠道达2576公里,占全市0.1立方米/秒渠道总长的31%,高质量的“三面光”提高了渠道水利用系数。

农村用水:新组织、新技术两路同进

在集体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上,我市已从管理模式上找到突破口——建立农村用水协会。目前,全市共组建了547个农村用水者协会,这些协会的成立,从根本上扭转了农业用水中“千家万户管水”的混乱局面,为农村灌溉节约用水迈出了重要一步。

目前在我市广大农村,水稻秧苗旱育、旱耕作物节水等节水技术开始普及,并逐步扩大。其中,农业灌溉一项中,我市大力推广水稻秧苗旱育技术,无需利用水田育秧,以旱育替代湿润育秧,每亩可以节水100—150立方米,而我市常规年用秧田达4万亩,仅此一项,每年可节水500多万立方米;在玉米、甘蔗、马铃薯、大蒜等种植中,我市大力推广采用地膜、秸秆覆盖技术,提高了土壤保水抗旱能力。

据统计,目前,全市旱耕作物采取地膜、秸秆覆盖技术种植面积保有量达76万亩左右(其中,玉米、甘蔗60万亩,大蒜6万亩,马铃薯10万亩),初步估算,年可节水1500多万立方米。

城市节水:推广器具、出台新规两手齐抓

城市的节水也在同步实施。据统计,全市范围内近年新建的居民生活小区、星级宾馆等,目前节水器具的应用率已达到90%以上,在点滴的节约中为我市的节水工作作着自己的贡献。据悉,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制定方案,对居民生活旧区的用水器具进行更新和改造。

同时,计划出台的《玉林市节水器具推广使用管理办法》、《玉林市城市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两个地方规范性文件已经完成了初稿拟定,按计划将在年内颁布实施。( 黎保宁)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