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一份绿 让玉城更美
市民:绿色越多 环境越美
每次从玉林城区二环路的迎宾大道经过,刘女士的心情就特别好。沿二环路徐行,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造型独特的街边绿地。道路中间,郁郁葱葱的绿化林带间, 不知名的各式花草点缀其中,如颗颗明珠镶嵌在一条绿色项链上。“玉林的绿色是越来越多了,环境也越来越好,前几天有个老同学从贵港来看我,对我们城市的变化赞叹不已。”刘女士一脸骄傲地说。
与刘女士同样感受的还有家住江南公园附近的张大妈,年近七旬的她天天早晚都要到江滨路周边溜达溜达。经过近年的建设,南流江两侧可是变了模样,放眼望去,两岸绿树苍翠欲滴, 桃花、垂柳等错落有致,各式花草点缀其间。“南流江越来越漂亮了”张大妈笑着说。
记者从市园林处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市先后投入绿化资金3亿多元,对城市公共绿地进行大规模改造,抓好公园绿地、城市“三小绿地”、 社区公园绿地建设。目前,玉林城区建成区有绿地1563公顷,绿地率29.49%,绿化覆盖率32.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91平方米。“绿化不仅让我们的城市看起来更美,还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吸收噪音,提高人民身体素质等作用。所以,我们提倡更多的市民加入种树、爱树的行列,让我们城市的绿色更多、景色更美。”市园林处的谭副主任说。
园林工人:汗水浇灌满城绿
谭子崇是位老园林了,聊起工作上的事情,有说不完的话题。当记者问及近些年的绿化情况时,谭师傅笑着说,“变化太大了,现在玉林城区的每个角落都是绿意盎然。我是从1994年开始做绿化维护工作的,当时玉林的绿化面积都很少,更别说有什么街心花园、大型绿化带了。现在经过这些年的改造,绿化不仅使玉林更加美观了,空气好了,人的心情也变得舒畅多了。”问起工作的辛苦,谭师傅笑笑说,“我们可以说是城市里的“农民”,风吹日晒,挖坑锄土的,是很辛苦,但看到城市不断变美,人们在享受着绿化带来的好处,我们还是感到特别的欣慰。”说完这些,谭师傅沉默了片刻,叹了一口气说,“但现在有些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不强,不珍惜不爱护今天的绿化成果,破坏绿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他带记者来到工业品市场附近的绿化带处,“你看看这里,有些来进货的人,为了抄近道经常踩踏绿化带,更有甚者把货物压在绿化带上,这片特别严重,虽然加了护栏还是没有用。这些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补种过很多次,但是市民还是随意踩踏绿化带,我感到非常心痛!”一位绿化工人也说,他们每天都能从绿化带里捡出一两个编织袋的垃圾,这还只是一个区域而已。
园林管理处:美丽环境需要共同珍惜
“我市对城市绿化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每年的养护费达到300万元,这还只是维护经费,不包括人工护理。我们每年的补植费用达四五十万元,补植只要是由人为破坏、自然死亡和老化引起的,其中最多的是人为破坏。”市园林处生产科的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还了解到,重新种植的工作量和开支很大,园林处生产科的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补植一株10厘米的小树计算,起苗、种植的人工费用就要40元,这还不包括苗木和每年的养护费。“树木并不是种下去就行了,这仅仅是个开始,管护才是重中之重,我们的园林工人一年四季都没得闲着,种植下去后,要施肥、淋水,防治病虫害,修枝整形等。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具体环节,如施肥,对花灌木要每季度进行一次;淋水则是根据天气状况而定,有时要天天出动,盛夏一天不得清闲;对病虫害的防治是喷洒农药,这些是根据病虫害情况进行的。每年的11月份,他们还要对全城区范围内的树进行涂白,这主要是防止树上的病虫通过树干钻到地下过冬,让它们在冬天被冻死;修枝整形几乎是每两月进行一次,高大乔木则根据生长情况分路段进行清理、修整,这些常常还要动用到吊车等大型机械。遇上重大节日,为营造喜庆气氛,他们还要在街头摆放花坛,每天要派出专人看护、浇水……
“我们园林处管理城区的绿化面积有50万平方米,每个园林工人的管护面积4000平方米,比国家规定的要多好几倍。所以,我们的园林工人是非常辛苦的。”市园林处的谭副主任说。
原来我们身边的绿色是如此的来之不易。为此,记者呼吁:绿化成果凝聚了广大园林职工的心血与汗。保护绿色,保护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众人拾柴火焰高,保护环境不能光靠园林职工,还需要靠大家。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我市的绿化成果,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谢艳红 梁志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