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钦州:三娘湾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全记录


2006/3/28 8:52:26
【字体:  】【颜色: 绿 】 

  翻开钦州的旅游发展史,这一刻会永远铭记:2003年9月12日,巍巍乌雷岭下,翩翩三娘石前,彩旗飘舞,花团锦簇,标语林立,歌声飞扬,好一派节日的热闹景象。就在这一天,钦州市三娘湾景区正式启动。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三娘湾经历了岁月风雨的洗理和沧桑世事的蹂躏,终于从稚嫩走向成熟。

  如今,风景这边独好。当你走进风光秀丽的三娘湾,柔柔的海风会在你耳边呢喃;当你走进奇石林立的三娘湾,四处飞溅如花般怒放的波涛便映入眼帘;当你走进环境优雅的三娘湾,一辆辆五颜六色的小轿车停放在停车场前,此时,你不禁憾慨,三娘湾的今天来之不易啊!

  风雨兼程创业路。多少梦幻,多少血泪,多少汗水,谁也说不清,谁也道不明。惟有亘古的三娘石见证一切。

    自然之美——藏在深闺的美娇娘

  “绿树环村鸡犬喧,蓝天碧海色相;惊涛拍岸千堆雪,奇石穿空一洞天。”这首小诗描绘的就是三娘湾的景色。一湾月亮般的海岸,加上阳光、大海、奇石、沙滩、绿树、秀峰,构成了三娘湾独特的自然风光。

  走在三娘湾,沿着近三公里长的弯月型的海岸临风听海,金色柔软的沙滩在阳光下散发着晶亮的光彩,于婆娑的林荫下让涛声入耳,让浪花溅身,金灿灿的沙滩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踏海的足迹,所有的疲惫与压力不知不觉中已为大海洗涤了。在这,你可以放声呐喊,海浪拍岸就是你与海的共鸣。当潮水拂过你的脚面,涌过你的腿腕,那是海传达它渴望亲近你的情感,它会让你透彻心扉,拥抱这广阔的胸怀。

  漫步三娘湾,金沙连绵,滩阔林密、碧浪荡漾,奇石峻拔,礁崖错置,海光迷幻,树林广布,潮音不绝,林绿风凉,松软的沙滩,清新的海风,海面上的点点帆影,戏水的孩子让你又重拾往日的童趣……

  而“风景这边独异”。奇石,是三娘湾最具特色的滨海风光。三娘湾海滩上的奇石鬼斧神工,天下少有,最为壮观的是屹立在大石虾尾上的镇海石狗和具有女人体形曲线特征的三娘石。三娘湾就是从三娘石得名的。三娘石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最初这里只有苏、杨、李姓三个青年,有一天,有三个仙女下凡与他们相爱而嫁人间。玉帝得知后,限令只准住三年,然而三年期满而仙女却不肯弃婚返回天庭,因此,激怒了玉帝而掀起狂风恶浪。三位娘子在岸边并排挺立,挡着狂风恶浪,后来变成了岸边三柱并立的花岗岩石。这就是“三娘”的化身,也是叫“三娘石”的缘由。这个传说蕴含沿海渔民的丰富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正因为如此,三娘石才与伏波庙一样香火延续,千年不熄,成为过往船家顶礼膜拜的神石。但很可惜,上十米高,维妙唯肖、肚可藏人的镇海石狗和二十多米高的三娘石,以及三娘湾渔西边和东边众多花岗岩巨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不间断的取石建设中被毁坏。三娘湾幸存的奇石尚有母猪石、鸳鸯石、风流石、明珠石、晒鱼石和东石阁等,这些静卧在沙滩、海滩上的奇石和三娘湾海湾里停泊的叶叶轻舟,共同构成三娘湾独特的滨海景观。

  然而,由于过去不注意开发,这样的旖旎美景却一直藏在深闺无人识。三娘湾,像一个羞涩的、未经梳妆打扮的村姑,只能默默的锁在人们的记忆里。

    日新月异——锻造三娘湾建设的奇迹

  三娘湾由过去平静封闭的渔村,成为现在遍地生金、热闹非凡的旅游胜地,说起来是从2003年6月22日市委书记黄道伟第一次到三娘湾考察开始。就在那天,三娘湾的奇丽风光打动了市委书记的心,也引发了他对发展钦州旅游业的深层次思考。经过对三娘湾及周围景点的深入调研,在广泛听取了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之后,黄道伟书记提出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旅游发展新思路,即把集有绿树,渔村,沙滩,奇石,传统民俗,乌雷大岭等诸多景点为一体的三娘湾景区作为带动辐射全市景点的龙头发展钦州的大旅游。之后,他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包括大工业、大港口、大旅游在内的“323”工作思路。三娘湾,就这样进入了钦州最高决策者的视线。这片风景秀丽的处女地,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在黄道伟的提议下,开发建设三娘湾景区很快得到其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响应,并决定以举行“月圆三娘湾”大型中秋晚会来启动景区旅游。这个决定犹如烟波浩瀚大海中的一只指路航灯,照亮了三娘湾这艘正扬帆破澜的旅游巨轮驶向发展壮大的航向。

  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景区的建设刻不容缓。从开工建设到正式启动,只有3个月的建设时间。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及早掀开钦州滨海旅游的美丽画卷,三娘湾景区的开发建设们与时间抢进度,与时间争效率。一时间,迎着三娘湾的海风,市里的领导来了,钦南区的领导来了,犀牛脚镇的领导来了,部队官兵也来了……旅游部门来了,交通部门来了,建设部门来了,公安部门来了,文化部门也来了……三娘湾建设工地上热火朝天,各路建设大军争分夺秒,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奔着同一个目标而来--建设三娘湾,开发三娘湾,全力打造钦州的旅游新景点。

  市委书记黄道伟更是情倾三娘湾,每有空闲,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三娘湾工地,穿梭在施工现场上。在他的影响下,各相关单位纷纷编制施工计划、筹集资金、抽调人员、密锣紧鼓加快进度……建设者们和着海风,就着尘土,狼吞虎咽,筷子一放,又抓紧施工……满脸灰尘,满身热汗,满怀信心,满腔激情……

  在这场与时间争速度的比赛中,建设者们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最终取得提前完成任务的胜利。2003年7月到9月,独有的三娘湾建设速度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景区。短短的两三个月间,道路修通了,沙滩整好了,路灯安装了,停车场建成了,还有渔家宾馆、大排档、淡水房、公厕、沙滩广场等一大批旅游配套设施纷纷建成投入使用。

  让我们来看一组枯燥的事例,来共同见证三娘湾的发展历程吧。

  9月2日,历时短短2个月,耗资50多万元,全长1.3公里的三娘湾进景区旅游水泥硬底化路面全线铺通。

  几天后,全长1.4公里的三娘湾渔村环村道路也竣工开通。与此同时,由市交通局组织施工的三娘湾停车场建设日夜奋战。

  9月19日,由市海洋局组织的改造三娘湾2公里沙滩海岸线工程拉开序幕。

  9月22日,市路灯管理处开始修建三娘湾足球场灯光。

  9月28日,乌雷岭山庄开业揭幕,可提供高标准客户30间,容纳200到3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

  9月29日,投资共4万元的4盏杆高12米的铁管灯亮灯。

  9月30日,改造完工的三娘湾延绵2公里的沙滩建设成为游客眼中最惹眼的风景。

  尽管步履匆匆,却产生了效益串串。为实现中秋佳节隆重启动的目标,钦州市和钦南区两级宣传文化部门一方面紧锣密鼓筹备“月圆三娘湾”的中秋节景区启动晚会,另一方面组织作家挖掘三娘湾历史文化和搜集编辑当地民间传说,想方设法通过文化包装提升旅游景区的品位。而基础设施建设期间,旅游、文化等一些单位的领导把时间都投入到了三娘湾的指导建设中,吃住都在三娘湾,几天没回一次家。终于,9月12日晚“月圆三娘湾”晚会顺利举行,三娘湾渔村和3万多名嘉宾及市民相聚一轮明月下,共同见证了钦州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三娘湾旅游开发建设大幕拉开。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三娘湾村民,他们为了景区的开发,以“负代价、负回报”的宽容大度,无条件接受因修建景区道路需要对土地征用和猪舍等简单建筑的拆迁,自觉砍伐自家栽种的树木,搬走妨碍开发的石头和砖块,热情高涨为三娘湾开发作贡献。该村50户渔民响应市委号召,纷纷筹措资金,按照开办家庭旅游的条件标准改善卫生环境。目前,三娘湾景区和周边的旅馆床位共400多个,其中作为接待游客住宿的渔家旅馆18户,总床位120个,建起临时海鲜大排档250个。

  钦州仅用了两个多月就向世人推出了三娘湾这个至少在广西是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境,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就像颇具慧眼的著名导演张艺谋选中的秀女,三娘湾一炮走红,而且红得发紫。人们惊讶于刚到任的市委书记敢于率先撩开三娘湾的面纱,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了三娘湾人文底蕴及旅游潜质的缜密思辩与大胆决策;惊讶于新市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求实精神;惊讶于三娘湾从发现、建设到对外开放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开发速度。

    广西“十佳”——魅力无穷的三娘湾

  在最近揭晓的广西十佳旅游景区评选活动中,三娘湾旅游景区从全区33个候选旅游景区中脱颖而出,荣获首批广西十佳旅游景区称号。 此次广西十佳旅游景区评选活动由广西区旅游局和广西日报社新桂网联合主办,全区有33个旅游景区参加评选,其中16个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娘湾旅游景区凭借品牌等级较高、资源独特(拥有中华白海豚)、开发建设快、知名度高、接待量大等优势,击败不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挤身广西首批十佳旅游景区行列。

  资源独特(拥有中华白海豚)、开发建设快、知名度高、接待量大,这是三娘湾景区的卖点,也是三娘湾走向腾飞的资本之一。

  三娘湾自开发以后,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民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如果说依旧的风景吸引不了回头客,那也不怕,因为三娘湾从来就不缺少吸引游客眼球的新鲜亮点:“休闲渔家乐”、“冬季到三娘湾看海豚”、“五月到三娘湾来看潮”……

  三娘湾,成于这片海,盛于这片海。独特的地理位置,神奇动人的传说,给这片海增添了丰姿和韵味。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专家王斌博士在考察完三娘湾海域环境时有这一说:三娘湾景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人文景观,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属于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一类海洋生物的中华白海豚种群频频出现在三娘湾海域,更吸引了众多游客乃至科学家、学者等云集三娘湾。

  大海总是那么的神奇壮阔,让前来游玩的游客痴迷。君请看:大海里,游船边,“连天碧水映流云,逐波海豚戏翔鸥。”出现三娘湾海域的海豚种群有白色、灰色、粉红色等多种颜色,它们三五为伴,在渔船边觅食、嬉戏,时而跃出水面,时而在渔船底下穿来穿去,与人逗乐;有时几只海豚围成一圈,不断用尾巴拍打水面,游客与它们嬉闹时,它们显得特别兴奋,久久不肯离去,有时还追随渔船前行,与之比赛。与此同时,成群的海鸥扑向海面与海豚争食,场面十分壮观。总让参加三娘湾“休闲渔业”游的游客惊喜异常,欢呼不断。连著名的“熊猫之父”潘文石教授也把他的研究基地设到了三娘湾。

  如果说海豚还不够诱人,那三娘湾还有吸引游客的“秘招”:五月的三娘湾,又形成了一个足以让内地游客疯狂的旅游亮点:大潮排山倒海,潮起潮落潮水纷飞。一时间,三娘湾五月大潮格外受到关注,“到三娘湾观潮去”成了流行词。这样的壮观场面没见过吧:潮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后推波助澜,前潮未进后潮已涌至,出现“后潮叠前潮、大潮叠细潮”之潮中潮。宛如百万军马操戈而来;又如万只战鼓同时雷动,气势雄浑无与伦比!这就是三娘湾大潮,绝不逊色于钱塘大潮的三娘湾大潮。此时到三娘湾,除了看秀美的山水风光,更有那澎湃的滔天巨浪,以及让人豪情万丈的壮阔景观。

  奇丽的风光,神奇的传说……魅力无穷的三娘湾,引得游人竞折腰。从2003年国庆旅游黄金周开始,游人纷沓而至,当年国庆黄金周7天时间,三娘湾景区共接待游客18.65万人次。而今年五一黄金周,也接待了游客16.7万人(次),旅游收入1503万元。

    再铸辉煌——走向腾飞的三娘湾

  三娘湾的开发,吸引了游客,也引来了众多领导的关注。

  “三娘湾不光有柔软洁白的沙滩,有巨型奇石,有丰厚的人文资源,还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中华白海豚,形成了独特的滨海旅游特色。”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2003年4月考察三娘湾时,说了这样的一番话。那天,他踏着洁白柔软的沙滩,观奇石,赏碧树,登上巨石看海景,对三娘湾的独特魅力赞不绝口。他要求务必要高标准、高起点地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决不可随意开发建设。可采取招标的方式,征集全世界最优秀的规划专家对三娘湾进行规划,确保三娘湾可持续发展。他说,旅游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很有奔头。大家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认真搞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以诚信经营吸引游客,树立广西滨海旅游新形象。

  曹书记来了,马铁山、王汉民、袁凤兰等自治区领导也来了,他们纷纷对三娘湾景区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市委书记黄道伟、市长汤世保等领导也来了,他们多次深入景区及农户,指导开展景区的建设,为景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景点建设是旅游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旅游景点没有建设、包装好,搞旅游开发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自三娘湾开发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景点建设这个“牛鼻子”,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加强旅游景点建设。在顺利完成沙滩改造、自然景点建设的基础上,又以市场化运作,先后策划、包装了“三娘湾飞来石”、乌雷大佛等一批景点,进一步丰富景区的内容。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及三娘湾管理处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了进景区的道路,打通了景区环路,抓紧建设了大型海鲜城,景区整体功能进一步完善。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以人为本是成功的秘笈。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只有战胜和超越自己,才有应对一切内外挑战的力量。

  面对当前影响景区发展的人才竞争。三娘湾管理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一手抓人员培训;一手抓规范管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推动三娘湾的各项工作上新台阶,三娘湾的“窗口”形象愈来愈靓丽。特别是今年以来,管理处结合实际制订了详细的人员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定期、不定期地对管理处的全体员工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培训,在员工队伍中深入广泛开展“人人都是窗口形象、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活动,从整体上切实提升了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按照“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总体思路,三娘湾管理处借鉴先进景区的管理经验,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景区环境卫生、景点管理、旅游经营户管理等等作出具体规范,从根本上解决了景区管理无章可循的问题,把景区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如今,三娘湾正以获得广西“十佳”景区为契机,创新经营理念,通过接待国内外游客,进一步提高知名度,不断地把三娘湾景区锻造成一张王牌。

  美哉,三娘湾,壮哉,三娘湾!广西“十佳”景区的获得,为三娘湾的发展与腾飞铸就了基础。开发仅三年,三娘湾人已经以自己的铿锵有力的脚步向世人挑明:三娘湾景区的未来不是梦!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