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港日报,2010年,贵港市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51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据了解,2009年贵港市加快城镇化建设,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突出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并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8.9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35.6%。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通过专家评审,港口总体规划获自治区同意并呈报国家交通运输部候批。投入64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加快,马草江生态公园对市民开放,南山公园改造基本完成,市图书馆、市博物馆、荷城初中开工建设,迎宾大道北延段、荷城路西延段竣工通车,新开工建设布山路西延段、新区三路、南山路等9条城市道路。在中心城区新建公厕20座、垃圾转运站5座,完成小街小巷改造200条。新增城市公共绿地77.21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2%。中心城区和平南城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桂平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基本建成。
2010年贵港市将着力搞好城北新区二期、港南片区控制性规划和南湖公园专项规划,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51平方公里以上,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指导各县市区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和控详规划编制,搞好重点建制镇规划,形成与中心城市功能互补、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建立完善规划决策机制,开展规划执行监察,坚决制止和查处违章违法建设行为。
增强中心城区承载力和吸纳力。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档案馆和民族文化公园、南湖公园。加快推进市图书馆、博物馆、东湖整治工程、郁江南北堤路园建设。继续抓好建设西路、桂林路、仙衣路北延段、中山路北延段等城市道路建设,新开工郁林路、金田路、民主路、浔州路、龚州路、贵州路、城北大道、解放路中段、布山大道、同济大道等城区道路,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缓解城区交通压力。规划建设市区农贸市场、农副食品批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各行业管养分离的工作机制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深入拓展“城乡清洁工程”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活动,努力营造更加适宜发展创业、更加适宜人居、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全力配合推进南广高速铁路和梧州至贵港、桂平(石龙)至来宾高速公路(贵港段)建设,力争开工建设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贵港段)、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贵港段)、贵港东环路郁江特大桥和平南武林港进港公路,抓好柳州至平南高速公路(贵港段)、贵岑二级公路港南至四灵段改建工程的前期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安全饮水、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亿元加快推进逢宜2#主变扩建、国茂等重大输变电工程。
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城乡风貌改造工程,重点抓好试点村屯和沿街、沿路建筑物的立面改造。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突出抓好西江沿岸、国道路旁、村屯屋边的造林,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