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临桂镇党委书记唐立勋:建设城市化核心新城镇


2010/4/2 13:36:07   来源:桂林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新区建设的战鼓宛如春雷,催人奋进。地处临桂新区核心区域的临桂镇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笔者认为,坚持服务至上理念,配合新区征地安置,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发展“城中村”、“城中镇”,建设城市化的核心新城镇,将是今后几年临桂镇党委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性选择。

  坚持规划创新,提升城镇管理发展水平

  临桂新区的总目标是:“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初具规模,十年基本建成。”随着城市的发展,地处核心区域的临桂镇势必会融入新城,成为桂林未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超前意识,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小城镇建设水平,突出特色,提高管理水平,跳出“我是乡镇”的思维定式,不局限于以往的“建私房,修小路,盖大棚”发展建设模式,不能出现“小楼三四层,市场污水流、小路堵车流”这样的场景。因此,我们必须在规划中立足于新区未来发展,跳出“城镇”发展。

  首先,要抓好建设规划。我镇已安排出10万元专项资金聘请桂林理工大学等高校对镇区发展进行规划,实现商贸区、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的合理布局。着眼于引进有实力、懂规划、有品位的房地产企业参与开发,这有利于改善当地群众的居住条件,还能吸引更多城市白领、商务人员、公务员等到临桂镇居住落户,提升临桂镇区的人文氛围和管理水平,成为临桂新区的宜居之地。

  其次,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镇已筹资200多万元建设了文体综合公园,园内篮球场、健身器材、绿化带一应俱全,现在已成为周边群众看彩调、散步、锻炼身体的好场所。今后我镇将因地制宜,建设好“文化馆”、“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化的生活设施,让群众的生活方便舒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临桂新区建设发展带来的实惠。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着力解决行政村通水泥路,农村通自来水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第三,要高水平建设好新农村。在自然村搬迁安置中,我们要积极避免出现新的“城中村”,创新思路,既尊重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又积极引导和树立样板,高起点、高标准,提高新农村的建设和管理档次,涌现出更多像“朱家新村”、“大雄新村”这样规划有序、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的新型农村,形成一村一特色。

  坚持工作创新,发展壮大镇域经济

  临桂新区建设的核心在临桂镇,而临桂镇的发展也将得益于其核心作用。我们不仅要借临桂新区建设的春风搭“顺风车”,更要成为新区建设的推进器。

  要进一步优化全镇投资和发展环境。本着“你发财,我发展,促双赢”的理念,全力优化做好投资软环境。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联系企业制、服务企业24小时制、项目审批代办制等制度,对有意落户我镇的企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特事特办。对申报材料和费用,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同时,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克服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我们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为辖区内的企业贷款牵线搭桥,助企业渡过难关。

  要坚持园区带动构建经济增长新平台。我镇发展工业壮大镇域经济的自然优势、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非常明显,要尽快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要有产业平台。

  在做好现有企业扶优变强的同时,注重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招商机会,进行“以商招商,以亲招商,以诚招商”,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增长。现在我镇有乐和工业园一期、二期,寨江工业园和大雄村工业集中区等承接桂林产业转移和集群项目、推进经济发展的平台,坚持园区带动就是围绕建设高新工业产业的政策取向,按照各具特色、低污染高效益、合理布局的原则,发挥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利用临桂新区已形成的食品、机械等产业集群,做好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唐立勋,男,汉族,1969年12月生,临桂县五通镇人,大学本科文化,一级检察官。现任临桂镇党委书记,兼任临桂新区管委会委员。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