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城市绿地内电动车不得进入,请把您的车驶离草地。”“您好,请不要乱倒垃圾、废弃物”……每天,玉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的执法人员都要对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纠正。面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劝告,很多市民都表示理解并配合,但也有一部分市民不服从管理,甚至谩骂执法人员。
现象:城管队员“很受气”
7月11日上午,一名30余岁的女子将电瓶车停在城市绿地上,欲在此摆卖音像制品。城管执法人员小张看到后,立即上前劝止:“请您遵守文明公德,不要在城市绿地摆摊和停放电瓶车。”这名女子不但不听,还冲小张发火。在小张的耐心劝导下,女子最终收拾好摊点离开,但嘴里依然不停地谩骂执法人员。 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城管队员经常和一些游商小贩、流浪乞讨者、卖花女童、街头卖艺人等人员打交道。特别是节假日,步行街上人流密集,各种违章行为也相应增多,管理难度加大。城管队员在执法中遇到市民不配合、甚至对抗执法的事件屡见不鲜。
探因:城管执法为何常遭对抗
城管队员执法,为的是让城市保持市容整洁、道路畅通,为何会经常遭到市民的不理解和抵触?就这一问题,笔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家住胜利垌的陈先生认为:“城管队员的管理对象多为弱势群体,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及文明意识比较淡薄,生存压力大,在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情绪容易激动,所以往往会作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公务员刘女士则认为:“一部分市民认为占用公共人行道工作娱乐、丢垃圾等行为无伤大雅,城管执法者来管纯粹是小题大做,是和自己过不去。对居民来讲,他们中有些人往往认为自己被管是没面子的事情;而对来玉林工作的外地人来讲,又认为是城管歧视外地人。特别是在其他方面遇到不如意时,他们往往会将气直接撒在城管执法人员身上,从而产生冲突。”
教师张先生说:“现在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认为‘城管都是坏人,可以抗拒’,更有市民一直认为城市管理就是‘土匪’管理。”
呼吁:城管部门渴望市民的理解与尊重
对此,执法人员渴望得到市民的支持和理解。“管理纠正违章是人民和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和权力,我们不但要敢管,敢碰钉子,也要能忍受各种粗暴和误解,决不能感情用事、计较个人得失,要用我们的真情和正气感动他们。”这是每一个城管执法工作者的心声。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目前共有执法人员164名,分一个办公室十个大队,分片管理全市建成区各大街小巷。由于城区面积大,街道多,执法人员严重不足,城管执法工作十分繁重。
在遇到市民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对抗执法时,执法人员始终以“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为民执法”为宗旨,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以理服人,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努力用真诚去打动市民,引导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部分市民对城管执法的不理解与不支持,城管部门也认真从队伍建设上找原因。从6月份上旬开始,城管部门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执法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促进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改善城管执法队伍形象。 (李冬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