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适宜人居的具有南国特色的园林城市和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增强城区人口的承载能力。以城北新区、港北新区、江南新区建设为载体,扩大中心城区面积,增强城区的承载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进城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市中心城区面积由2001年的20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28万增加到35万。中心城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5%,增加了5个百分点。
二、以建设适宜人居城市为目标,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区水、路、绿化、美化、亮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十五”时期,全市共投入18亿元新建或改造城区道路23条26公里,建成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的水厂和面积19万平方米的新世纪广场,以及115公里的路灯伸延景观等一批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扩大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目前市中心城区的绿化覆盖率达3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平方米。
三、以多元化投资为主体,加大居民商住小区建设力度。运用市场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25亿多元,开发建筑商住小区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其中城区完成投资18亿多元,建成了荷城新区、世纪花园、湖畔人家、德宝花园等20多个特色生态商住小区,开发建筑面积达230多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率达80%以上,较好地满足了城区居民的住房需要。
四、坚持高效能原则,建立城市效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市监察、园林绿化、环卫保洁、公交服务的体制改革,改变以罚代管、单一管理问题。实行环卫清扫保洁内部招标、分片定员定责管理机制,中心城区22条街道实行清扫保洁责任制,清扫保洁面积达121万m2,并为2万多居民住户、130个团体、3000多个临街铺面提供环卫有偿服务。特别加强新世纪广场的综合管理,较好地解决市容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文明、有序的休闲市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