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认定标准终于落地,认房又认贷,被称为史上最严信贷政策。作为衡量楼市投资投机情况主要指标的二套房贷,正在迎来自4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楼市调控以来的首次联合检查。
6月4日,住建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二套房”认定标准终于落地,认房又认贷,被称为史上最严信贷政策。进入第四个月,各城市的执行情况如何?而据媒体报道,在信贷政策调控下,楼市价格上涨的势头有所收敛,但这并没能维持多久。随后,通宵排队买房、一分钟卖一套房子的楼市火爆现象再现,投资客身影再现,房价也再攀新高。如此看来,最严调控似乎没达到理想的效果。
国务院调控楼市再出重拳 核查二套房贷
作为衡量楼市投资投机情况主要指标的二套房贷,正在迎来自4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楼市调控以来的首次联合检查。
9月中旬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银监会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主要一线城市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这是继“囤房黑名单”和联手调查当下楼市回暖情况之后,住建部与银监会的第三次联手合作,检查结果将作为主要部分之一,在十一长假后向国务院汇报。
届时,中国经济的最高决策层将对4月以来的楼市调控效果进行评判,并就下一阶段的调控工作做出部署,从目前情况看,对既有政策严格落实的同时进行局部技术调整的可能性存在,但出台全新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各方观点
或为今后调控政策做准备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王勇教授表示,近期几部委持续对房地产市场的检查调研可能是为今后的调控进行政策储备。每年的“金九银十”是房地产销售旺季,若今年的旺季房价未能按照国家调控的方向走的话,新的调控政策或将分批出台。
短期内出台新调控政策可能性相对较小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告诉记者,短期内出台新调控政策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涉房信贷政策不一定一成不变。日前,在出席某论坛时,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强调,当前银监会尚未有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的打算。
日后二套房贷政策的执行力度更严
“我个人认为,本次二套房贷专项检查的结果,可能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日后二套房贷政策的执行力度,检查结束后,执行的口径会更严,如果发现相关执行口径有较为明显的问题,可能会立刻启动对责任人的问责机制。”前述住建部官员称。
各地执行情况
南宁多数银行实际只“认贷”
从9月中旬开始,住建部、银监会组成联合检查组,对主要一线城市第二套住房贷款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那么,南宁市对这一政策的落实情况如何?记者调查发现,邕城各银行虽然都表明按“认房又认贷”的标准界定二套房,但在具体执行中,多数银行却只能做到严格“认贷”,“认房”标准被搁置或流于形式,执行效果并不明显。
9月26日,记者以普通购房者身份,以“本人名下有一套房子,但没有贷款记录,再次买房在贵银行办理贷款,如何执行?”为问题,致电邕城各大银行个贷中心。
有6家银行对上述问题持肯定回复。广西北部湾银行个贷人员表示,无贷款记录,可按首套标准执行,无需出示任何证明。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个贷人员同样表示,可按首套办理房贷。中信银行表示,可按首套标准执行,但需签承诺书说明家庭住房套数。中国建设银行表示,可按首套标准执行,但需要签订家庭房产套数声明书,“虽然查不出来,但客户对自己负责。”中国工商银行个贷人员也表示,基本上可按首套执行,但需要客户签诚信保障书说明家庭住房套数,同时还要看客户具体情况。招商银行个贷人员表示,只要购房者能到房产局出示首套房证明,就可按首套房贷款。“我们不但查询银行征信记录,还会到房产部门查询家庭房产情况。”中国银行则表示,如果都查不到个人名下有房产,那就按首套标准执行。中国农业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个贷中心通过查询银行征信记录,并要求客户签订诚信保障书说明家庭住房套数,以此来界定房产套数。光大银行个贷人员则明确表示,上述情况按二套标准执行,银行会同时查询征信系统和房产部门登记资料,多方考察个人的家庭住房情况。 “二套房”认定标准终于落地,认房又认贷,被称为史上最严信贷政策。作为衡量楼市投资投机情况主要指标的二套房贷,正在迎来自4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楼市调控以来的首次联合检查。
记者同样以普通购房者身份,以“本人名下有一套房子,但没有贷款记录,从你们楼盘再买一套房,可按首套贷款吗?”为问题,询问西西湾、梦之岛花园、润华尚城街区等多个楼盘的置业顾问,均得到了肯定答案。
南方各银行严格认房又认贷
记者明查暗访发现,中秋节后南京各银行真的严格“认房又认贷”,擦边球打不起来了。如果说中秋节前,有人还能通过“夫妻一方名下没有贷款”的方式打一个“擦边球”搞到首套房贷优惠的话,那么节后,同样的条件再去问银行,得到的回答可能就变成了斩钉截铁的“不行!不行!
南京楼市中秋三天小长假卖房逾900套,同时,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又现“千人抢房”。而本报记者在中秋节前采访中,也听到不少有房者打“擦边球”搞到首套房贷款优惠的消息。而“开查二套房贷”的消息一出,南京各银行马上收紧了口风——无论是记者亮出身份明问,还是以购房者身份暗访,得到的都是“不行”二字。也就是说,至少目前,南京各家银行均当真执行“认房又认贷”的“史上最紧”政策了。(蒙叶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