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桂林市首个被征地农民集中安置点大楼落成(图)


2010/10/29 10:09:38   来源:桂林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莲花塘社区安置点一角

  “轰隆隆……”还未走进琴潭园区莲花塘安置点,远远地就能听见工地上传来的机器声。工地上,工人们正在30米的高空中繁忙作业,将一条条钢筋捆绑起来,为大楼打下坚实基础。抬头远眺,方圆11万余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幢幢布满脚手架的大楼拔地而起,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在这里孕育而生。

  “莲花塘社区安置点集商、住、休闲、娱乐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我市首个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备、安置人员最集中的安置点。”秀峰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莲花塘社区安置点自开工建设以来,一举创下了上述3个“最”。而在这3个“最”背后,彰显出的是秀峰区政府心系百姓、关爱民生的拳拳之情。

  倾心浇筑,只为还信于民

  莲花塘村村民唐智文最近变“忙”了起来。除了日常活动,他还多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隔三差五到莲花塘安置点转转。“我们村大概有30来户人家,村里最大面积的房子有五六百平米,最小的村舍也有百来平米。为支持重点工程建设,我们都自觉签订了协议,现在正等着新房落成呢!”唐智文满怀憧憬地表示,自己看过新房子的设计图,对于户型是“蛮认可”的。

  采取“拆村并点、集约用地、统一建设”的方法来建设安置点大楼,是秀峰区几经思索总结出来的方案。在机场路、中隐路二期修建工程动工之前,秀峰区政府便已提前考虑搬迁户的安置问题。让每户被搬迁的农民既有“住”又有“铺”,成为了秀峰区的安置目标。

  “住,要大手笔地建造,不能再将新安置点建设成为新的城中村;考虑到农民入住后的生计问题,秀峰区还给每人配备专门的商业铺面。被拆迁农民每人可按接近成本价购买60平方米的住房和5平方米的商业铺面。”秀峰区政府一负责人这样介绍说。

  记者看到,安置点地段好,交通便利。安置点内不仅设有专门的住宅区,还配备有托儿所、娱乐休闲场地和可容纳近800辆车的停车场、商业广场等,是一个集“商、住、娱、购、学”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农村社区。

  倾心浇筑,只为还信于民。在机场路、中隐路二期工程搬迁期间,有些农民对政府修建安置点产生了疑问。为融化村民心中的这块坚冰,秀峰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先后多次深入农村调研,借鉴其他城市建造安置点的新模式、好经验,一次次地修改设计方案,做好图纸送到村民手中。“为的就是还信于民!”这是秀峰区干部的心声。

 克难攻坚,彰显“秀峰速度”

  为了让农民早日住上安置大楼,秀峰区多措并举,力推项目早日完工。按照图纸设计,莲花塘安置点A23#地块的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A25#地块则为10万余平方米。琴潭园区再次面临着建筑面积大、工程任务重、施工时间短的挑战。面对困难,所有人都没有退缩,“鼓足干劲”成为了众人口口相传的高频词。

  令人没有意料到的是,琴潭园区在开工初期便遇到了困难。由于安置点所处位置周边原为荷塘和鱼塘,清淤疏浚迫在眉睫。为了赶抢工期和节约成本,项目采取了人工挖孔桩和冲孔桩的施工方式,快速清淤,为工程赢得了宝贵的建设时间。针对桂林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工程组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先后3次召开现场分析会,寻求最优方案解决地质难题。由于岩面埋藏较浅,不适合做太大的地下停车场,工程组听取专家意见,专门开辟了停车场建筑用地,用于建造高达3层的停车楼。此外,施工队伍还自己加压,3个标段同时开工,300余名施工人员昼夜施工,保证项目如期顺利进行。

  一系列得力措施为安置点大楼抢回了时间。从今年2月动工开始,仅仅8个月时间,A25#地块上就建成了连片的大楼,1标段有望11月底完工,2、3标段12月底以前完工。整个建筑项目有望明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广厦林立,大手笔挥就梦想蓝图

  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楼、设计精美的高档商业区、四通八达的柏油路……莲花塘安置大楼效果图让人欣喜。然而,让人更感到欣慰的是,这样一幅美妙的蓝图在全体秀峰人的汗水浇灌下即将变成现实。

  投资约6.5亿元、安置房1280套、商业区约9万平方米,这样的大手笔让莲花塘安置点大变样,让农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安置点建成后,农民逐步城镇化,不再以传统种养为生,可以靠出租多余的门面、商铺为生。安置点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让他们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秀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农民感到高兴的不仅是拥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而是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为舒适了。A23#地块专门用于住宅,A25#地块则用于商住。此外,社区内还将建造起幼儿园,为农民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免去农民为孩子择校之忧。同时,良好的购物环境、便捷的交通服务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崭新的房屋、鳞次栉比的大楼,莲花塘安置点如同一支饱含墨汁的大笔,在琴潭园区这片热土上书写动人的华章。 (韦莎妮娜 唐顺生文/摄)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