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龙胜坳背寨:家家建有小花园 户户挂上文明牌匾


2006/5/16 7:58:30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字体:  】【颜色: 绿 】 

    听“坳背模式”听了几年,在进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平野村坳背寨的路上,在脑海中描绘了无数次坳背的样子。一同进寨的该县县委宣传部的小毛说:“坳背需要你用心观察。”一趟走下来,“坳背模式”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户户爱干净 村有环卫工

    在寨子里溜达了一圈,记者不禁感到纳闷:阳沟、水槽、洗菜池……没有一个塑料袋,不见一片烂菜叶,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坳背人爱干净是出了名的!”小毛来了劲,“走,再带你见识一下寨子里面的吊脚楼。”

    “吱呀”一声,记者随手推开一家村民的木门,发现一楼竟然是猪圈和牛栏,里面住着牲口!小毛说:“这里的木楼都是这样,第一层住猪牛羊,第二层住人,第三层放粮食,不奇怪。”怪就怪在几头肥猪在猪圈里哼唧,却闻不到什么异味。

    小毛说:“以前可不是这样。”那时的坳背寨,“牛粪羊屎撒满路,猪牛鸡人共一处”。一到下雨天,粪水、雨水和在一起往外流,人根本无处插脚。到了南风天,阵阵臭味上飘,熏得人觉都睡不着。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建了沼气池,动物的粪水全部被冲进了沼气池,一楼地面铺上了水泥,打扫得干干净净,臭味也“落荒而逃”。村里还立下了文明卫生公约,修建了垃圾池,垃圾统一回收焚毁。村里也有了环卫工。现在,3岁小孩都知道不能乱扔杂物,不管什么人来,村民都能大大方方把客人请进自己的家。

    生活像城市 家家带花园

    坳背寨每户人家的木楼梯旁,都整齐摆放着几双拖鞋。这些拖鞋派什么用场?小毛为我们解惑:“上楼得换鞋,村里人都这样。”村民下田干活回来,先换上干净的拖鞋,再上楼做饭、休息。

    记者发现,村里各家各户都窗明几净,光亮的地板让你随时可席地而坐。此外,村民家里的厨房都是白瓷砖砌成,家家都建了“卫生厕所”,洗澡则用上了热水器。进屋脱鞋,如厕冲水,这些城里人的习惯,在坳背寨成了普遍现象。

    路上,一户人家园子里的月季开得正艳,蜂飞蝶舞,将我们吸引了过去。这是一对老两口的小花园,这样的花园在坳背几乎家家都有。

    70多岁的村民周爱华夫妇的院子是全村最美的:园边的冬青树修剪得整整齐齐,园中一棵茂密的桂花树,一到傍晚便有鸟飞进树里驻巢休息。收集来的各色石头在树下摆放成一圈,山上采集来的奇花异草竞相斗艳。他们家门上,挂着一块“文明户”的牌匾。当初,村里开展“文明户”评比,村民们为了得到这个荣誉,互相帮忙整修房前屋后,种上花草树木。现在,村里家家都建起了小花园,户户挂上了“文明户”的牌匾。

    游客不像客 就如走亲戚

    早就听说坳背寨有一个桃花岛,记者迫不及待地问小毛:“桃花岛在哪里?”,小毛却泼了冷水:“什么桃花岛,就是一块地种了几株桃树罢了。”

    “那坳背寨靠什么来发展农家乐旅游?”

    “游客来这不像旅游,就像走亲戚。”

    坳背寨没有景点,没有旅游项目,没有旅馆,没有饭店,村民都是“脱鞋下田搞劳动,洗脚上岸搞旅游”。吸引游客的,是这里的淳朴民风和民情。游客进来,累了,饿了,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休息,让主人杀上一只自家养的土鸡,蒸两盘自家熏的腊肉,炒几个鸡蛋,弄一碟野菜,就是风味独特的一顿佳肴。和主人一块吃罢饭,随便丢二三十块钱,和主人告辞,又可以穿着主人的拖鞋溜达到另一户人家去。晚上,在主人家住上一晚,第二天临走丢下5元、10元就可以背上行囊上路了。

    晚上,客人想看文艺节目,村里的文艺队就上场。文艺队又称“嫂子队”,成员多是村里的中年妇女,她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空闲了就聚在一起排练节目。来了客人,唱山歌、跳壮舞,“嫂子”们表演起来还真不含糊。

    喜“新”不厌“旧” 看“坳背模式”

    坳背寨还有一怪,村里只有老楼不见新房。全寨30多户人家,大都是古老、破旧的吊脚楼,这也是“坳背模式”的特点——“不拆旧屋建新村,内强素质创文明”。

    原坳背自然村组长谌伦勤建了村里少有的一栋新楼,他们家也是“坳背模式”的典型。

    谌伦勤的妻子告诉我们,原来的坳背寨,人均只有5分地、6亩山。“半亩地,一亩田,养个肥猪就过年”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能吃上饱饭,有五六百元存款,是他们当时最大的愿望。

    自从1987年村子里号召建沼气、开山种林以来,谌家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后来他们又在村里的带动下,种柑橘、板栗、罗汉果、枇杷等经济作物,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农家乐”旅游开展起来后,夫妇俩又开始招待客人,游客最多的一天不下200人,在他家坪子里摆了17桌。过去的旧房子已不够接待的需要,他们又投资了6万元,重新建了一座有20多个床位的新楼。谌伦勤的妻子面露喜色地说:“现在,家里有几万元的存款在我们村不算稀奇!”

    就这样,坳背寨这个只有30多户的小村寨,发展成村民人均收入“蹿”到3000多元的富裕村,还被评为自治区、桂林市文明村、卫生村、生态建设示范村、桂林市农家乐旅游挂牌接待点。“坳背模式”也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推广开来。(唐湘屏)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