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纪实
八步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项民心工程”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开发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十万大军大转移、年劳务收入八个亿”的全新格局。
据统计,2005年八步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在外务工达到13万人,其中新增劳动力输出人数18961人,由政府直接输出6780人,间接输出12181人,全年劳务收入达到8.23亿元,其中新增外出务工人员劳务纯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加收入70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百元。
换思路 开门路
2003年9月,八步区成立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培训就业工程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下达2004年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任务的通知》,《关于下达二00四年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和《二00四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区长为组长,分管的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八步区农村劳务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转岗培训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妇联、团区委、教育局等部门主要从转变农民意识方面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区劳动保障局、教育局主要负责制定培训方案,监督检查教学质量,评估验收培训效果,建立培训档案资料库。区财政筹措安排专门的培训经费和工作经费,制定补助资金标准,落实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加强资金管理,参与制定培训方案,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参与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跟踪调查学员就业情况。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外经贸局、农业局、中小企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提供劳动力的用工信息,搞好培训,做好就业转移和服务工作,对学员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维护就业学员的合法权益等。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主要负责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与此同时,该区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有关部门年终目标考核,区里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落实,使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由过去的农民自发转变成为政府主导的增收脱贫战略。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和实施,对该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强服务 促转移
该区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利用报刊、电视、标语、黑板报、印发资料、“三下乡”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一人外出、一家脱贫,两人外出、一家致富,外出一批、带动一地”的先进典型,新的择业观念,营造“务工光荣”的舆论氛围,让更多的农民树立起走出去的信心,让更多的农民参加培训,走向市场。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该区通过缔结友好城区、友好单位,依靠自治区、市挂点联系单位以及下乡扶贫工作队等,召开县(市、区)各界人士联谊会、洽谈会等形式,与市内外的县(市、区)达成有关劳务用工方面的协议,向用工单位推荐民工、联系订单。同时,推动劳动力转移中介化,以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龙头,发挥教育局、团委、妇联、民宗事务局以及乡镇劳动保险所的作用,与广东深圳、广州、佛山以及上海、浙江等地的劳动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联系,设立外出务工人员联络处。(上接第一版)还支持民间组织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青年创业服务中心、劳务中介所等中介机构,通过中介机构和经纪人,年输出劳动力近万人次。市场份额的扩大对八步区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很强的拉动作用,劳务输出地域由起步的本区、本市扩展到广东、广州、佛山、深圳、北京、上海、浙江等区内外发达地区的城市,从业范围由摆地摊、做水泥活为主扩展到进入工厂、进入公司、开饭店、跑出租、搞房产、做贸易、经营园艺花卉等各行各业,该区也涌现出了一批劳动力转移专业乡(镇)和一批专业村。去年,该区仅劳动服务就业中心就发布用工信息5000多条,联系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成功输出6780人。中心还免费为沙田、鹅塘两镇的千余多名土瑶青年举办了就业培训班,免费将学员输送到广东台山等市的用工单位实现就业,增加了瑶族群众的收入。此外,该区还抓住西部大开发以及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实施“工业强区、兴工富民”战略,主要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大上项目,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就地内部安置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去年,该区新开工项目436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7.1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245个,方便农民进厂或经商的就业岗位2万多个。同时还鼓励培训过的农民“洗脚上田”,踊跃走出家门,进城或外出闯市场,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开拓致富路。据统计,仅去年该区由农村进入城区发展的农民就有1000多人。树品牌 拓市场
八步区把下大力气建成了“县(区)有网、乡有站、村有点”的培训网络。去年,该区争取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市劳动保障局的支持,建起一个基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桂东南地区较大型的劳动就业基地,开设电脑、美容美发、电子装配、家政服务、焊工、电动衣车、摩托车修理、中西点心师、手机维修、家用电器维修、插花艺术等11个品牌专业培训班,并拥有大型实习操作场地,这个基地的建成使用,填补了该区长期以来没有就业培训基地的空白,还可为全市乃至桂东南地区各县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此外,该区在各乡镇建立了有效的、各具特色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培训转移当地农村劳动力,目前已有10多个乡镇建立长效机制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点,预计每年将以8000人的培训速度,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0.8万人。去年,该区全年共开展劳务培训21期次,培训劳动力4000多人。八步区在继续发挥区农校、电大、职业中学、区劳动力培训中心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各类社会教育机构积极承担劳务输出的专业技术培训任务,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扩大培训规模,使民间资金进入农民工培训领域,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目前,八步区有众居安家政服务中心、东南理工、一条龙、精卫、太极、佳艺、艺高培训中心等十多家民间培训机构,每年培训人员9500人,就业率达95%。该区还依托各类劳动力培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培训,针对劳务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主目的,以市场“量身”培训人才,通过职业技术培训,使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掌握1至2门适用技术,获得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此外,还向外出民工灌输“品牌就是竞争制高点”的理念,要求每一个民工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八步品牌和声誉,以提高输出成功率和用工单位回头率。3年来,该区共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滚动培训4万余人次。(刘小辉 黎威君 李岸群)
图为八步区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在信都镇劳动力培训基地开办培训班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