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喜看今日新林村


2006/5/16 9:05:50   来源:玉林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林村新建的文化广场。

    近日,记者走进玉林城郊的玉州区城西街道林村,到处看到一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喜人景象:宽敞洁净的水泥公路四通八达,村级公路两旁的绿化带绿草如茵,新建的村级文化广场气派特色吸引许多村民前来锻炼,翠绿的香蕉林掩映着一幢幢富有现代气息的农家新楼错落有致,闭路电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信息宽带、摩托车已遍及百姓农家,部分农民用上小汽车,村民进城办事叫“的士”……村里的群众喜笑颜开地说:“自我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全村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村民生活与城里人的生活差不多了!”

    依托城市:着力建设特色农业专业村

    林村位于玉林城区西郊二环公路旁,全村耕地面积1700亩,人口3656人。建设玉贵走廊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后,林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围绕“工业强村、商业旺村”的发展思路,依托靠近玉林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做大芭蕉、草莓特色种植业,以鸡、鸭、鱼的立体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着力建设特色农业专业村。党员陈劲志是村里的养殖大户,去年养殖三黄鸡2万羽,年收入近10万元。他致富后,把养鸡成功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村民,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80多户农民走上了科技养殖致富之路。

    信息是致富的先锋。林村党支部、村委会早已认识到,只有加快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于是,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主动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电信、广播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与村民一起建设农民致富 “三电合一”信息服务网络,通过信息服务网络带动村民致富。吴明是党员吴勋林联系的困难户,吴勋林利用家中的电脑宽带网下载免耕马铃薯种植技术,吴明按照免耕技术的要求,成功地种植1.5亩马铃薯,创收3000多元。尝到信息致富甜头的林村村民,个个都争先安装致富“三电合一”信息服务网络。如今,全村已安装电话518户,入户率达95%;安装有线电视529户,入户率达97%;安装宽带52户,入网率9.5%。坐在家中的林村农民,足不出门就可以通过“农家乐”致富信息免费导航热线,与农业专家“一对一”在线交流,获取大量的致富信息。记者在林村采访,村支书陈超林充满信心地说:“林村依靠信息打造特色农业示范村!”

    市区一体:现代化农民新村悄然崛起

    林村是玉贵走廊的示范村,近两年来林村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玉贵走廊启动前,林村只有新房没有新村,与靠近玉林城区的“身份”不相称。启动建设玉贵走廊,林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班子认为:要抓住玉贵走廊建设这股东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大力推进林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率先在玉林全面建设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林村党支部、村委会聘请市规划局、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总体规划,确定“总体规划、整体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思路,发动村民开展以“创建自己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村里建设做到既有新房又有新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号召下,村民个个积极参与,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2004年4月的一个晚上,该村举办玉贵走廊文艺晚会,当晚村民捐款20多万元,用于修建村文化广场、水泥公路。目前,该村已发动群众投资50多万元在村中心建成了有舞台、灯光球场、健身场、休闲花带、宣传长廊、花坛等基础设施的村级文化广场。投资18万元的村主道进行了硬化、绿化,周边房屋“穿衣戴帽”,农户庭院净化美化,新房建设按规划有序进行,全村的新房建设将整齐划一,一个现代化的农民新村正悄然在玉林大地崛起。

    文明新风: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

    近期到过林村的人都惊喜地感受到了:一位陌生人进村就有村里人主动打招呼,村里人有困难就有人主动帮忙,五保老人在村里受人尊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村上村下到处都是讲文明树新风的新景象。

    村党支部书记陈超林告诉记者,村里围绕建设“富裕林村、文化林村、生态林村、平安林村”的目标,制订了许多措施和村规民约,要求村民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建立民主新机制、营造新环境、树立新风尚,积极倡导村民过上科学、健康、文明、时尚的新生活,不断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全村村民的文明程度,使今后的林村变成为讲文明树新风,构建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和谐新林村。

    外地的好几户人家看到林村的人居环境良好,他们主动在林村安居落户,与村民一起搞养殖、同谋发展。村主任王继天说,林村的发展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到来投资发展。

    如今的林村人已着手建设500亩的禽畜、水产养殖基地和1000亩的“三高”农业种植基地以及300亩的经济林果种植基地,发展成为玉林市区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同时,继续完善村级文化广场和娱乐中心、设置40米的宣传长廊,巩固好文艺队、普法队、体育队和治安联防队,建好村环卫队,各项文明新村的建设正紧张有序地进行。(刘钦明)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