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都安瑶族自治县坚持把推进都安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落脚点和归宿,抓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三个“关节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
美化环境办实事。都安进一步美化新农村整体环境,真正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使之制度化、长效化。下坳乡下坳村建立健全村卫生保洁队伍,分垃圾清理组、公厕清理组和街道长效保洁组干个组,实现了农村卫生工作覆盖。都安全县已建成八仙、花康、水涵等48个现代新型社区(新村),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的农村生态型环境正逐步形成。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板岭乡、下坳乡、安阳镇等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宣传周”活动,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程序步骤带融入花灯展和山歌、书画、灯谜等文艺作品,大力宣传农村新人、新事、新风貌,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社会风尚。
扶贫帮困做好事。都安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专门下发《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做好关心帮助生活困难群众工作的通知》,全县各参学单位特别是农村党组织,在全县掀起了扶贫帮困送温暖的新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参与“捐助济困送温暖”的党员干部3500人,98%已找到“穷亲”实施帮扶。全县3000多名干部职工先后共为贫困群众捐献人民币16万多元,县民政局安排(折合100万多元)救灾粮350吨、救济衣物8000多套, 县总工会、县经贸局等还给全县172名困难职工(农民工)每人200元慰问金和慰问品,全县受援助的贫困人数达6.5万多人。
带领致富解难事。都安县根据产业结构、行业分类、专业特点、作业区域等实际,设置党支部,分类划分党小组。通过改革和完善党组织设置,有效发挥村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党员在带动农民群众共同致富中的示范引导作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都安县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发展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请了编织能手、山葡萄种植能手、畜牧水产专家、种桑养蚕行家等到会作培训,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生产经营、水产养殖、果树栽培、合伙经营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培训力度,共对4635名农村党员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解决了一些党员农业、加工业的技术难题,群众非常满意。该县八仙农民工进城创业园充分利用南宁羽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都安密洛陀葡萄红酒厂、强利电子厂、享达液化气站等8家企业到创业园落户的机遇,有效地消化剩余劳动力,提高安置户的经济收入。目前,该创业园已有180户900多人入园从事编织、建筑、种养等产业工作,去年人均纯收入3100元,高于全县人均1673元的水平。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完成了地区生产总值54138万元(现价),同比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87万元,同比增长85.18%;财政收入完成3774万元,同比增长34.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7元,同比增长13.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6元,同比增长6.88%。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带动下,全县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的热潮。10个试点村(屯)普遍成立了理事会,在理事会的带领下,农民群众自觉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已有1333户建成了沼气池,10个试点村共发动群众集资10多万元,硬化道路近2公里,已有134户完成房屋立面装修,群众得到了实惠。(蒙英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