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钦州出发,2个小时可到达广西区内主要城市。来自市交通部门的消息说,“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投入659亿元,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之间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形成“123”小时城市经济圈。
据近日通过评审的《钦州市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659.015亿元交通投资,其中高速公路、国省道改造、口岸公路、通乡镇沥青(水泥)、通村公路等总计291.61亿元;综合客运枢纽、客运站、物流园区及货运站等道路运输站场建设总计33.03亿元;内河航运建设总计1.165亿元;沿海港口建设总计183.21亿元;铁路建设总计150亿元;信息化建设总计0.09亿元等。
据介绍,公路方面,加快构建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一级、二级公路为干线,以三级、四级公路为支脉,层次分明、干支相连的公路交通网络。完善过境、出海、出边快速通道,连通钦州与南宁、北海、防城港、崇左等周边各市公路网,缩短钦州与相邻各县市、钦州市各区县、港口的联系。到2015年,基本实现半小时经济圈--半小时内抵达钦州港、防城港;一小时经济圈--1个小时内抵达南宁市、北海市、灵山县、浦北县;2小时经济圈--两个小时内抵达玉林、崇左等区域重要城市。
铁路方面,完成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配套设施项目等,提高铁路能源运输、旅客快速运输、港口口岸运输效率,完善具备绿色交通方式的大能力区际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及快速铁路,积极实现钦州综合交通效益最大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15年,确定钦州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地位,打造“123”小时城市经济圈,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1小时城市经济圈”、到区内主要城市“2小时城市经济圈”、到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城市经济圈”。
内河航运方面,推进建设钦州港航运公务码头、航运信息中心,以及一批便民码头和标准化渡船。配合加快航运服务集聚区(一期)、国际航运贸易和服务中心以及平陆运河工程前期工作进程。建设标准化渡船10艘,货运船舶运力将达到150-200万载重吨。
沿海港口方面,包括开辟通达国内外进出口航线、班轮;合作建设“无水港”和物流服务中心,开拓货源市场等,推进5亿吨大港建设,预计钦州港共建成码头泊位106个,码头最大靠泊能力由10万吨级提升至30万吨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由“十一五”期间的10万吨级提升至30万吨级。(韦文波 韦舟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