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贵港市覃塘区以项目激活县域经济 借力展翅飞


2006/5/22 9:56:43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招商引资项目纷纷落地开花,投资超亿元的企业接连呱呱问世,建材行业的巨头们先后伸出“橄榄枝”……一个建区最迟、基础最差、条件最苦、经济发展排位长期处于贵港市之末的新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强劲发力后来居上,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一跃成为全市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还不到三周岁的贵港市覃塘区所发生的这些巨变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它迅速崛起的奥秘何在?“发挥资源和区位的比较优势,以工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把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覃塘找到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区委书记骆振严一语道破了“天机”。正是依托自身优势,借力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强区,覃塘的县域经济实现了“惊人一跃”。

活力,源自思路——项目建设迎来“艳阳天”

    然而,在2003年建区之前,覃塘的经济却是另一番窘况:尽管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干部群众长期停留在“抓工业有风险、抓农业最保险”的认识上,导致工业抓手少、亮点不多,短腿现象严重,其分量无足轻重。

    不发展是落后,发展慢了同样是落后。面对各地蓬勃兴起的县域经济大潮,覃塘人再也坐不住了。覃塘区的决策者认识到:覃塘经济长期滞后的症结在于总量太小、缺少亮点,根本的出路还得靠项目拉动,借力发展。为此,建区伊始区委、区政府便提出了“工业强区”新定位: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项目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以此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为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这块“蛋糕”,该区以超常规的手段抓项目建设,把2/3的干部力量和时间精力投入到“项目大会战”中去,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全员发动,多方出击,招商引资出现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

    覃塘人举全区之力招商引资,带回的是一个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建区第一年,该区引进项目86个,投资额相当于建区前8年总和的两倍多,招商引资初战告捷;次年,成功引进第一个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去年,又有4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先后向覃塘抛出了“绣球”,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今年4月,投资35亿元的台泥(贵港)水泥项目正式动工建设,招商引资再添大手笔……覃塘人一年一步新台阶、一年一个新突破,项目建设果满枝头。伴随着一个个项目而来的,是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经济总量的日益扩大。覃塘人借助外力,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覃塘人还善于“大招商、招大商”。投资13亿元的华润水泥(贵港)项目和投资35亿元的台泥(贵港)水泥项目的引进,成为覃塘项目建设的得意之作。先后与两大“行业巨头”联姻,使覃塘的工业得以迅速“强筋壮骨”,并从根本上改写了该区无重大工业企业的历史。

魄力,来于胆识——工业强区奏出“最强音”

    项目建设的推进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带来的是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指标的跳跃式增长,经济发展渐入佳境。然而,覃塘的决策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些经济指标的变化上,他们将目光放得更远:如何发挥资源和区位的比较优势,依托项目带动覃塘现代特色工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强区的进程。为此,该区围绕华润水泥和台泥项目的“双雄会”,积极打造现代工业产业群。

    ——随着投资13亿元、年产360万吨的华润水泥(贵港)项目的点火投产以及投资35亿元、年产900万吨的台泥(贵港)水泥项目的开工建设,覃塘的水泥建材产业群初步形成;再加上港桥水泥厂、云鹏水泥厂等5家企业,今后几年覃塘将形成年产水泥2000万吨的能力,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覃塘水泥打个喷嚏,全国建材市场就得抖一抖”,水泥业将成为覃塘区县域经济的最重要支柱。

    ——为发展水泥生产的上下游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该区想方设法引进宁国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水泥包装材料生产等项目,建材产业链逐步拉长做大,相关配套产业渐成气候。

    ——依托地处郁江下游的区位优势,该区围绕华润项目、台泥项目的专用码头建设,先后引进了投资超亿元的郁江船务运输有限公司、国宇物流有限公司、金沙港有限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项目。港口经济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亮点。

    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覃塘的工业发展找到了感觉,也更坚定了覃塘人推进工业强区的决心。“今后几年,我们将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发展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优势企业进来,力争使覃塘工业经济成为‘玉贵走廊’的一个新亮点。”区长冯国忠对未来充满着信心。

    为了朝这一目标迈进,该区正按照渐进开发、滚动发展的模式,加快银河、黄练、石卡三个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为园区经济搭建平台。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的加快落实,工业集中区将成为覃塘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孵化器。

    覃塘人在工业强区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个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强区正在悄然崛起。

魅力,出自热情——暖心服务打造“大磁场”

    作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一个年轻的新区,要想在招商引资上取得突破,必须有超常规的手段。于是,先天条件不如他人的覃塘悟出了新道,他们另辟蹊径,大打“服务”牌,由此催生了一个个的“人性化”之举:结合当地的实际,该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资金、税费、水电等方面提供便利;对重大投资项目还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为了保证项目建设免受干扰,该区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对各部门的收费程序、收费标准、收费项目全部公开;纪委和政法部门还对重大外资项目实行挂牌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该区坚持领导挂点联系项目制度,对落户企业从项目签约、立项、建设到生产经营,实行“一条龙”结对帮扶服务。与此同时,为激发干部职工的服务热情,该区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推行“三线工作法”,在全区形成了“人人要招商,个个谋招商”的良好氛围和整体合力。

    暖心服务,让覃塘留住了客商。华润水泥(贵港)项目落户之初,由于正遇上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土地冻结,项目推进出现不少困难,投资方几度要打“退堂鼓”。该区抽调200多名干部,和华润员工长期奋战在工地上,共同商讨解决问题;该区还想方设法投入5000多万元配套资金,为项目积极做好前期工作。种种暖心之举让投资方深受感动,最终决定留了下来,并追加投资。

    热情服务,让覃塘赢得了效率。台泥股份有限公司几年前曾派出专家到覃塘考察,但回去后没有了下文。获悉这一情况后,覃塘区委书记骆振严、区长冯国忠多次致函对方再来覃塘考察。盛情之下,去年5月,公司董事长辜成允先生亲自率团来到覃塘,并为覃塘人的热情所感动,短短两天时间双方就达成了投资意向。接着,项目签约、正式开工等手续一气呵成。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0个月时间,创造了高效率的“覃塘速度”。

    良好的环境、悉心的服务,使覃塘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大“磁场”,形成了“每月有项目上马、每季有项目投产”的态势。去年,该区协议引进资金54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是上一年的350%;其中投资超千万元以上项目15个,超亿元项目4个。今年1-4月,该区招商引资又实现了“开门红”,新引进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2.3亿元。

    纷至沓来的项目激活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使覃塘成为了一方投资热土。(陈刚 覃明达 黄儒群 李祚能)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