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崇左市如何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5月16日,崇左市召开2006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座谈会,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崇左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殿龙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突出重点,抓好培训、对接、维权三大环节,进一步扩大转移,做强做大全市劳务经济。
崇左市市长肖化主持会议,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冯振年和副市长王昆芳分别在会上作了讲话,范乃武、吴淑兴、雷庆多等市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据了解,建市以来,崇左市切实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采取了建立上下联系机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转移就业服务网络、搭建劳务供需平台等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全市劳动力转移就业31.4万人,经济收入达14.5亿元,仅此一项,农村人口当年人均收入739元。崇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走在全区各市前列,但是,还存在着农村劳动力整体水平比较低、农民工维权工作到位难等问题。
罗殿龙在会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加大培训投入,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就业竞争力;要从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改善农民工外出务工环境、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转移就业的各项服务工作,促进劳务输出有序开展;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入基地,发挥劳务输入基地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打造劳务品牌,树立崇左农民工良好形象;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实现劳务产业反哺当地经济建设;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积极营造转移就业良好氛围,从而开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局面。
会议对获得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管理一、二、三等奖的县(市、区)进行了表彰。
崇左市市长肖化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王岳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