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依托林木唱响新农村建设序曲


2006/5/24 8:08:44   来源: 大化县委宣传部
【字体:  】【颜色: 绿 】 

——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双福村见闻 
  
   “美好的生活哪里来,山上的树木会唱歌。”在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双福村下吉屯,勤劳的壮族农民望着满山葱葱郁郁的松林自豪地对我们说。

    近年来,双福村党支部积极发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依托林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目前,全村已种植松木林5000多亩,平均每户有5亩以上,每年林木收入户均3000元以上,成为了村民的主打产业。从林场回来的路上,在一片陡坡地里,村委会副主任韦家新幽默地说:“看这些营养不良的玉米,一年侍候到头能有多少回报,明年你们再来的时候,看到的是苗木当家了”。是的,双福村农民从林木种植中尝到了甜头,他们在荒坡上能种则种,同时自觉把一些坡地退耕还林,不断增加林木种植面积,几年来每年增加种植都在150亩以上。

    林木种植带动了木材加工、木材运输等相关产业,不少农民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小型加工厂,仅下吉片就有12家,每户收入月均2000元以上。一位正在刨木的村民说:“我们靠自己的手艺进行木材加工,做桌椅等家具,能做多少做多少,批量往外地销售,一般不愁销。”一些年轻的夫妇因为孩子小,不便出门打工,就在家里夫唱妇随,靠木材加工也能过上红红火火的生活,不但建起了“洋房”,手头的积蓄也慢慢增多。

    下吉屯的村民巫志恩说:“种植经济林木投入少、投工少,我除了照料自家的15亩林木外,还承包经营别人的10亩林场,我的孩子一个在家搞木材加工,一个去了广东打工。”近年来,村党支部鼓励和组织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让一部分人打劳务经济的算盘。目前,全村外出劳务1400多人,平均每户1人以上。老福屯28岁的覃俊勤高中毕业后直奔广东中山搞屠宰,很快就发了财,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不但给在老家的父母起了一栋豪华的楼房,还带去了7个人一起干。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农民,村党支部以转移就业培训、短期培训、就地培训、外出考察和“一连多”等方式,让95%以上农民掌握两门以上的实用技术。村委会韦统英说:“通过不断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引导农民多种产业并举,才能让农民贫的变富、富了更富”。该村农户家庭养殖以二元杂母猪、三元杂猪仔、山羊、瑶山鸡为主,依靠科技发展家庭产业。头桥屯农民韦启胜靠技术出外搞建筑,老人则在家里养了50多只羊和3头牛。他说:“根据我家的实际情况,打算养到70多只羊,并且要多用秸秆养羊”。像韦启胜这样的养殖户全村不少于20家。

    村党支部双管齐下推进林业产业和生态农业,确保节支增收,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全村已建有“三位一体”的沼气池256个,每年节约柴火约20万公斤;在畜牧部门的引导下,已有7个秸秆养羊科技示范户,科技在农户发展种植业中含量正逐渐加大。目前,全村农户都用上了自来水;75%以上的农户住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并逐步进行改水、改厕、改路、改电、改厨等“五改”工作。在下吉屯,我们看到了整齐的楼房、平整的通屯通户公路、畅通标准的排水沟等,像这样规划合理、舒适和谐的农村新景象慢慢来到了村民的身边。

    双福村的村民生活变了,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一张张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笑脸。(黄 格)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