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柳州市旅游部门获悉,柳州制定乡村旅游“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将创建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特色旅游乡镇、50个特色旅游村,培育50家星级农家乐;构建6个乡村旅游产业区,推出7条乡村旅游特色线路,策划并培育5个以上乡村旅游节庆活动。
已有8家全国示范点
“十一五”期间,柳州“环都市农业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圈”已形成雏形。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8家,全区农业旅游示范点20家,旅游特色名村名镇2个,在全区占领先地位。
据了解,柳州城市周边及各县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柳江县成团镇“草莓采摘”农家乐已近百家;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古镇农家旅馆已达200户,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雨卜苗寨、田头苗寨和龙女沟共可以提供500人左右的住宿和餐饮服务;融安县鹭鹚洲建有无公害蔬菜示范园、柚园、桃园、头菜作坊等景点,开办农家旅馆13家;柳城县、鹿寨县也分别形成了各自的乡村旅游龙头,如知青城、中渡大兆村等。
现有项目玩法不多
“十一五”期间,柳州乡村旅游虽然初具规模,但发展水平仍处在较低阶段。柳州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三江和融水两县外,乡村旅游发展处在分散、简单、粗放开发的阶段,项目开发比较粗糙、缺乏内涵,乡村旅游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
目前,柳州的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形式为主,主要项目就是休憩、娱乐,而其他如度假、商旅休闲等项目则很少,产品单调、同质,多为简单提供采摘、垂钓、农家饭、乡村观光、棋牌娱乐等,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主打项目。
同时,各旅游点专门为自驾车游客设计的旅游线路较少,方便自驾车游客携带的土特产品不足;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旅游区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环境卫生、垃圾处理、通讯设施等建设,都不同程度满足不了游客需求。
开拓民俗体验旅游
《柳州市乡村旅游“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将重点开拓民俗体验型乡村旅游业,形成农家乐乡村旅游、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民族民俗风情乡村旅游、古村镇聚落乡村旅游、回归自然乡村旅游等六大类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到2015年,柳州乡村旅游计划实现年接待游客超过700万人次,乡村旅游直接收入达到30亿元。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布局总体定位为“116”格局,即“一圈、一带、六区”。
“一圈”——环柳州市乡镇,主要包括柳江县的成团镇、百朋镇、进德镇、里雍镇和洛满镇,鹿寨县的江口乡,柳北区的沙塘镇和柳城县的沙浦镇、东泉镇,建立环都市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圈,开发采摘庄园、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等参与性乡村旅游项目。
“一带”——沿“百里柳江”乡村旅游带(含凤山、新圩、三门江、环江、洛维、立冲、红花等地),打造亲水农家乐接待基地,开发亲水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六区”——规划选择资源品味较高,开发潜力较大,能发挥示范效应的7个区域进行重点发展,进而带动柳州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金太阳生态农业示范区、209国道乡村旅游长廊、中渡古镇文化体验区、融江亲水休闲区、融水元宝山苗族风情区和三江侗文化体验区,开发高端度假乡村旅游产品、农事休闲观光、区域少数民族风情体验区等。(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