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崇左市:城乡风貌改造“改出”新气象


2011/3/21 17:01:07   来源:左江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走进扶绥县岜盆乡楞投屯,村子四周桃花灿烂,古榕成排,小楼房整齐划一,还有青砖铺设的歌坡广场,以及景观荷池、灯光球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令人赞叹。

    提及城乡风貌改造,楞投屯村民小组长莫进业兴致勃勃,“村里的房屋都进行立面改造,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外地游客冲着我们的‘歌坡节’、桃花美景而来,办农家乐旅游让我们增加了收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整洁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农家乐旅游发展起来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像楞投屯那样从“外”到“内”的变化,是崇左市2010年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城乡风貌改造显现的新气象。 把城乡风貌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2009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决定从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加快形成民族和地方特色凸现的壮乡建设风格。

    城乡风貌改造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受益的“民生工程”。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崇左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把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列为崇左市2010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以改造“竹筒房”为重点、突出壮族文化元素、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营造优美舒适、和谐宜人的城乡人居环境。

    2010年,崇左市全面实施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将南友高速公路崇左路段及高速公路出入口 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乡镇、村屯房屋的外立面改造和综合试点村屯改造作为改造重点。

    与此同时,崇左市自我加压,增加任务,将崇左石景林至大新德天瀑布景区100公里、南友高速公路夏石出入口至龙州县城二级公路沿线,各县(市、区)城区主要出入口、风景区周边村屯纳入改造范围。全市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涉及7个县(市、区)、22个乡镇、186个屯。

    从无特色到民族特色鲜明崇左市住建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竹筒房”在乡镇、村屯几乎遍地开花,它们形似火柴盒,大小不一,朝向各异,或以水泥抹面,或以裸砖示人。长期以来,这些“竹筒房”不仅建筑外观无特色,而且采光不足、通风不好,有的还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早已成为城乡建设中亟待整治的一大顽疾。 而城乡风貌改造,不仅改造乡镇村屯的“竹筒房”,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同时,根据不同地域、民俗、景观的特点规划改造方案,精心打造富有民族特色及文化底蕴的建筑群落。

    记者坐车沿南友高速公路前行,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民居村落,一幢幢焕然一新的住宅楼映入眼帘,或黄墙红瓦,或立面雕花,具有浓郁边关壮族风情的建筑尤为引人注目。

    从大新雷平往德天瀑布沿线,公路两边民房特色鲜明的立面装饰,尤显边境城镇魅力。民居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飞檐青瓦,白墙红椽,掩映在绿树翠竹中,点缀着美丽的山水画廊。 百姓受益实实在在在城乡风貌改造中,崇左市把立面改造与实施危房改造、污水处理试点、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扶绥县楞投屯、宁明县速楞屯、凭祥市坤隆屯等城乡风貌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屯,记者看到村里不仅进行房屋外立面改造、道路硬化、村屯绿化,还村村建起了排水沟、垃圾池、篮球场、文化书屋、卫生室、远程教育终端站点。

    一幢幢楼房焕然一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文化活动设施齐全,村民首先从城乡风貌改造中感受到了最直接的变化。但让他们更高兴的是,通过城乡风貌改造,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了。(梁莉 吴日美)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