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进入昭平县仙回瑶族乡新中村古书自然村,走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看到的是镶嵌着红白各色瓷砖,盖着金色的琉璃瓦且规划有序的小洋楼 ;听到的是从农户家中传出的“吱吱”磨宝石的声音。这些美丽的画面,清脆的声音描绘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这只是该乡去年以来借助阳光培训工程,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一个成功的缩影。
仙回瑶族乡农民群众从事宝石加工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一直以来只是闭户自家磨,没有交流,发展较为缓慢,形不成规模。去年11月份昭平县阳光培训工程办、县农业局和县妇联在该乡举办阳光工程宝石加工培训班,并在开班仪式上当场发放100台宝石机,极大地激发了该乡群众从事宝石加工的积极性。该乡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群众从事宝石加工增加收入,并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迅速形成个个是宝石加工能手,个个是宝石加工“快手王”。目前全乡从事宝石加工的农户达2000多户40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8.6%,拥有宝石机2500多台。如该乡新中村古书片四个小组有农户136户,目前全片有宝石机200多台,达到户均拥有宝石机1.5台以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几家几户凑在一起联合加工,分工合作,这样不但利于技术交流,也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从而大大地增加了收入,原来各自打磨的,月收入在600—800元之间,联合加工后,人均月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借助于阳光培训工程,宝石加工和茶叶、水稻制种等传统产业一起构成了该乡的特色产业,全乡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经济发展致富模式,宝石加工已成为该乡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李燕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