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资源县围绕建设宜居、宜游、宜工、宜贸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县城”的目标,从优化环境入手,加快“四大建设”,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13799万元,同比增长31.41%。
按照“上项目、强企业、突旅游、促农业、抓城建、保民生”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四大建设”:一是加快城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让新区“魅”起来。2010年投资10429万元,启动了县体育场、县人民医院和县总工会、县档案局、县司法局办公综合大楼等8个重大项目及一批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启动金石园、信合大楼、国税大楼、烟草综合大楼、电力基地及办公大楼等10个城建项目建设,增强了县城集聚带动能力,提升了县城品质品位。二是实施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让发展“活”起来。实行重大项目负责制,重点抓好金紫山风电场项目一、二期工程和广源电站、资龙生态二级公路、全州天湖经咸水口至车田旅游二级公路、足球场等48个主要项目和9个重大项目建设,同时策划引进了一批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2010年,全县共启动和完成交通项目20个,项目投资1.7亿元,已完成投资1.6亿元。投资4.8亿元的资龙生态二级路已开工建设。2010年,该县项目总投资达25.14亿元,引进储备项目10个、引入投资2.93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有3个。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拉长增粗了产业链,为资源经济增添了新的发展后劲。三是加强园区建设,让产业“聚”起来。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原则,整合土地、交通、水利、扶贫、农业、林业等各方面项目资金,集中捆绑向园区倾斜,加快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投资服务力、招商吸引力、产业接纳力和项目承载力,把园区建设成为要素集聚地、企业孵化地、集群催生地,吸引新上项目和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中。2010年投入6425万元,园区“一桥两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已招商入园14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去年实现税收5557.4万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39%。四是推进城乡风貌建设,让面貌“靓”起来。实施公路沿线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加快资源至兴安、资源至龙胜、资源至新宁公路沿线和县城出入口及旅游通道两旁的房屋立面改造,建设有桂北民俗风情的特色建筑。投资3000万元的山之港休闲观光购物中心、天门山景区客运索道即将完工。2010年投入资金918万元,建成了风雨桥至资中大桥左岸临江河段990米亲水步道、230米河灯文化长廊、88米马岱宗先生书法碑刻、桂北新天地民族风情街等10处县城风貌工程。
该县计划用3年时间,对县城重点街区、重要节点和旅游通道、各乡镇及重点村面貌进行全面改造,凸显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民族风格鲜明的城镇特色。(黄蓉 马宏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