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桂林市“创城办”召开桂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单位约谈会。记者获悉,近期桂林市五城区纷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创城”工作,呈现出许多特点和亮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整治社区“脏乱差丑”
“创城”工作的关键在社区,重点在社区,难点也在社区。象山区将“创城”工作重点放在抓好“一乡三办”“创城”工作落实上,充分调动街道、社区的“创城”积极性,组织街道、社区排查存在问题。
各基层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象山区南门街道逐项对照指标,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建立创文明城档案14个,并通过查找不足和弱项,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时限。通过入户走访发动、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发动街道党员干部、居民群众、低保户、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环境小卫士等,重点针对城区主次干道、居民小区私搭乱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小广告、集贸市场等进行全面清理。
专项整治顽疾
秀峰区完善机构、加强领导,明确“创城”思路,制定了《秀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和《秀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分解方案》,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落实到人,以增强责任感,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
针对去年“创城”工作中存在的顽疾,秀峰区重点从4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即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文化市场和网吧整治、环境卫生整治。目前已对王城市场、滨北垃圾场、王城商厦门口夜市摊、东安街市场、市三医院附近鸡鸭市场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取得了实际效果。
志愿者队伍成为“创城”生力军
叠彩区加强投入,积极破解“创城”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者在“创城”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区文明办、区团委、区妇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叠彩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方案》,强化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该区共动员辖区单位、社区、学校组建了4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人数超过500人。统一制定了志愿者队伍旗帜和志愿者服务标志,成功开展了大规模的志愿者服务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扩大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影响,志愿者队伍成为“创城”的生力军。
整治“五乱” 清洁城乡
七星区加强了对“五乱”现象的整治力度,组织各相关部门联合对主次街道、公共场所、集贸市场周边的市容秩序进行了8次重点整治。
该区以“城乡清洁工程”为契机,稳步推进“创城”工作。从去年4月份开始,将每月第4周的星期五定为“城乡清洁日”,每到这天全区干部职工自觉参与清洁活动。据统计,今年已在全区开展“城乡清洁日”活动3次,参加人员累计达3万余人次。
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雁山区从3月16日起在各乡镇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专项整治,出动上千人员,清扫街道146条次,新建15个垃圾池,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差。3月22日,雁山区对雁山圩场周边存在的乱停乱放、市场环境卫生差、无证摊点等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当场制定相应措施,责成相关部门立即着手进行清理整顿。
桂林市交警支队雁山大队继续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连续开展无牌无证、超载等摩托车专项整治和查处酒驾行动,查处酒后驾驶4人。(李杰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