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十周年时,把一个崛起的崭新的贺州展现于世人面前。”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贺州考察调研时,对贺州市提出的目标要求。围绕这一目标,贺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去年开始到2012年,开展为期三年的城市建设大会战。
于是,在春风的吹拂下,贺州市成立城市建设大会战总指挥部,正式吹响城市建设大会战的号角。为落实项目建设责任,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了多个项目协调推进组,并要求各组实行“一线工作法”,即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在项目一线解决存在问题。
“市东环路有如此快的推进速度并能在去年底建成通车,与我们多次到项目现场协调分不开。”协调推进组成员刘洪光负责联系贺州市东环路项目,他说项目建设涉及一所学校的校门拆迁问题,就这个问题,他们组在一个月内到现场开了6次协调会,并最终解决了问题。
“如果不深入现场,就很难全面了解项目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办公用品的配备上,我们也有所考虑。”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罗巧科说,总指挥部共有100多人,但只配备50台电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要让太多人员呆在办公室,而是让他们深入项目一线。”
实践证明,“一线工作法”有力地推进了项目的建设。经过一年的奋战,总投资达200亿元的50个城建项目,截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55亿多元,占总投资的27.5%,其中西北环路、市廉租住房、市向阳花园等工程已完工,市职教中心、光明大道北段、工人文化宫等项目的投资总额也超过八成,太白湖公园、城东新区路网工程、农民回建安居工程、绿洲家园等城东新区的项目也在扎实推进,一个崭新的贺州正加速崛起。
根据“把一个崛起的崭新的贺州展现于世人面前”的目标,到2012年建市10周年时,贺州市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万人。通过实施城市路网工程建设,贺州市区将形成28.6公里的城区快速环道;通过实施安居工程,贺州市城区一批地标式建筑拔地而起,形成秀峰影衬公园、园湖连接贺江,集山、水、湖一体的城市新风貌;通过实施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建设工程,贺州市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市民的文化生活、教育水平、医疗服务将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工程,使贺州形成一个新的热点旅游地区,将贺州打造成为客家文化旅游、休闲中心。(周吉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