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柳州市四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6/9 11:18:05
【字体:  】【颜色: 绿 】 
  国务院6月2日在中央政府门户网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柳州市申报的四个项目全都入选!而全广西进入名录的只有19项。

  据柳州日报报道,这四个项目是:侗族大歌、侗族木建筑营造技艺和苗族系列坡会群和彩调。在国家名录中,侗族大歌的申报地区为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柳州市和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木建筑营造技艺的申报地区为柳州市和三江侗族自治县;苗族系列坡会群的申报地区为融水苗族自治县;彩调的申报地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黄晓平介绍,虽然表面上看名录上柳州市只有三项,但实际上申报了包括彩调在内的四项,并全都入选。“百分之百入选,这在全国都少见,这与柳州市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分不开的。”

  据介绍,柳州市近年来投入资金派出专人进村入寨挖掘民族民间文化,随后市政府于今年1月6日公布了第一批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苗族系列坡会群、柳州山歌、芦笙斗马、高沙锣鼓、平山山歌、柳城县民间传统山歌——投入专人、资金,制订公布市级保护项目这一做法走在全区前列。还成立了有文化局、旅游局、发改委、教育局、民委、财政局、建委、宗教局、新闻出版局等多部门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至今已开了多次联席会议。

  “今年6月底前,我们将把其他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向上申报,争取进入自治区级保护名录。还积极筹备三江侗笛、侗戏,柳江石琴、师公舞,融水百鸟衣制作技术等的挖掘保护工作,如有可能也一并向上申报。”

  黄晓平介绍,从今年起柳州市将用3年时间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普查。“柳州文化资源丰富,我们为此感到骄傲,也因此感到责任重大,希望社会各界和政府能给予更多关注。”

  现在,社会各界正愈发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5月17日,三江县召开“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专题研讨会,6月3日,本报在第三版以整版的篇幅向读者介绍了相关思想、观点。

  连日来,柳州市“文化遗产风采”也在各县区巡回展演,最近的一次将于6月5日下午4时30分在鱼峰区箭盘山科技文化广场举行,当晚还有专题演出。6月10日下午2点至6点,除在江滨公园举办展览外,还将举办系列山歌会,“基层服务号”文化流动车也将到场助阵——这是我市为迎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

  据了解,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文化遗产日”。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