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推进丰产林基地建设 加快农业企业化进程 


2006/6/14 8:48:32   来源: 贺州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贺州市速生丰产林发展纪实


    发展优质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有利于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和满足林产品快速增长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保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弥补木浆造纸和人造板原料缺口。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更有利于绿化国土,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速生丰产林具有生长速度快、轮伐周期短、用途广泛、投资收益大等优势,开发建设速生丰产林对切实解决我国木材市场供求矛盾起到重要作用。推进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具有促进政策、土地、林木、技术增值等优点。贺州市山地面积广,又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热丰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发展林产业。

    近几年,贺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林业两大基地(10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80万亩松脂林基地),组建林业三大集团(贺州林纸、林化和林板集团),做大做强林产工业”的林业发展思路,作为加快贺州市“三化两业”进程的重要举措,并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决定》,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大力建设林业“两大基地、三大集团”的战略举措,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规划,采取“统一规划、引资开发、连片种植、合股经营”的办法,大力推进林业三大产业的原料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优质桉树为主,以马尾松、竹子、西南桦、杨树等为辅的速生丰产林生产。八步区提出打好“山、水、工业”三张牌目标,把做好“山”字文章放在首位,重点发展速生丰产林。昭平县把发展林产工业作为重点,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速生丰产林。钟山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将发展速丰林作为发展林业产业、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各县(区)均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落实专人抓好以速丰林为主的原料林基地建设。

    为促进原料林基地建设,贺州市各级不断创优投资和发展环境,林业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周密做好林地流转的规范和管理,理顺好投资方和部门、农民之间的有关利益关系。还做好种苗供应,利用八步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的两个种苗工程基地和昭平、钟山县原有的苗圃,建立起专门供应速丰林造林的种苗基地,种苗基地每年可提供各类造林苗木2000万株,满足原料林基地的造林需要。同时,市、县(区)林业部门还建立速丰林的示范林,八步区林科所建立了桉树科技种管示范林、贺达纸业、昭平远大公司和八步区东鹿林场等均建立了速丰林示范基地,作物长势良好,为群众树立了典范,推动了速丰林的发展。各级林业部门积极给各速丰林基地好技术指导,深入开展检查督促等工作,为速丰林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为加快贺州市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带动农民规模种植,增加经济收入,推进农业企业化,贺州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基地建设。近两年来,全市上下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外来资金和本地的民间资本参与速丰林基地建设。通过招商引资,使商品林的经营广泛地向民间资本开放,随着企业造林和外资造林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大批民间资本参与造林,社会办林业热情十分高涨,形成了国有企业、外商、本地客商、个体户、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广大农民争先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喜人局面,成为贺州市速丰林基地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投资速生丰产林建设的主体主要以专业公司、木材使用企业和个人为主,形成了独具贺州特色的“专业公司+林业基地+农户”和“木材使用企业+林业基地”的市场运作新模式。“专业公司+林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是把市场推广的专业公司、精于技术管护单位、有资金投入的个体三者有机结合,将社会上最好的技术、资金和人才集聚在一起,使其效益最大化。“木材使用企业+林业基地”的模式是有实力的木材使用企业自购林地自主经营或委托林管公司专业管理,造林的目的是实现自给自足,一般不将木材外卖。

    如今,贺州市走出了一条社会办林业模式的发展新路子。到去年底止,全市利用荒山、低产林、疏残林、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林地,累计营造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48.64万亩。规模以上(造林1000亩)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公司和个人达到87个,其中外资公司12家,企事业单位13家,造林大户62户。各造林大户已完成速生丰产林桉树造林29.4万亩,占全市完成桉树造林面积的85%。(黎志宇)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