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北部湾:筑环保屏障 行“绿色开发”


2006/6/14 8:56:46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字体:  】【颜色: 绿 】 
  细浪逐银沙、海豚戏水面、南珠晶莹剔透、红树林时隐时现......广西北部湾畔的特色生态景色,在加快开发建设的大潮中,能长留人们的视野中吗?

  北部湾,素有最洁净港湾之美誉。“十一五”时期,广西开放开发的重心就在这里。经济要崛起,生态要呵护。为此,广西平衡“发展”与“环保”的天平,全力构筑北部湾环保屏障,走“绿色开发”之路。

  近日,广西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组织、协调北部湾沿海地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沿海资源整合及总体规划管理等。

  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的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战略地位突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地处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区域,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此区域资源丰富,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能源资源、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北部湾是我国著名的渔场,鱼类有500多种,虾蟹类有220多种,是我国著名“南珠”产地,还有许多有科学、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和珍贵稀有资源,如中国鲎、海蛇、海马、河豚、儒艮等。

  据悉,广西开放开发北部湾要实施“五个加快”:加快建设沿海大型组合港,力争到2010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突破8000万吨至1亿吨;加快建设临海重化工业基地,包括石化、林浆纸、能源、铝加工、钢铁、船舶修造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沿海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路网、管网、口岸、供水、供电、排水、信息等;加快建设南北钦防城市群,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加快海洋矿产、油气等资源勘查与开发,着力建设海洋经济大省。

  广西的目标是使这一区域成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港口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产业布局初步形成的一体化的经济区,并最终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监测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北部湾直排入海工业污染源、污染物年平均入海量减少46%,各海域沉积物均达到一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达标率为100%。洁净,是北部湾最宝贵的资源和品牌。海碧、天蓝、空气清,是北部湾的亮丽姿容。    

  防城港是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中的12个枢纽港之一,是中国西部第一大港。防城港市市长陈秋华对记者说,防城港在加快港口和临港工业建设过程中,要提高环保意识,走现代新型工业化道路,严禁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加大环境评估、监控和环保投入,严格审批和准入制度,严把规划、审批关,控制沿海岸线的使用,保护好红树林,就是吹沙填海也要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

  在钦州港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施工现场,钦州市市长汤世保对记者说,钦州在修编城市规划时,首先做好环境评估,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钦州市要从源头、应急机制、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严格的环保责任制,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关键在提高环保门槛。正在建设的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其污水处理设计就主动由原来的二级排放标准改为一级排放标准,为此增加了几个亿的投入。在建的电厂,为增加脱硫装置,增加了2亿元投资。走进位于钦州临海工业园的年产10万吨酒精的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记者没有闻到酒精企业常有的酸臭,公司技术人员说,生产中几乎把木薯原料 “吃干榨净”,公司投资750万元上了一套同时可以烧煤、干渣和沼气的“三合一”锅炉,废渣处理过程生产的沼气用来供自备电厂发电。

  北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卢学军说,在划定城市环境质量功能区时,北海“自我加压”,将78平方公里市区确定为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严格控制大气、水、噪声污染,近年来,共投入近7000万元,改造、搬迁、关闭、治理了170多家造纸、印染、淀粉、陶瓷等传统企业及其他污染企业,拒绝了20多个不符合一类空气质量控制要求的项目。2005年北海市周边海域绝大部分为一类“清洁”水质;其中著名的北海银滩海滨浴场全年优良水质天数达81.9%。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中共北海市委书记温卡华对记者说,北海的目标就是建设成最宜人居住的“中华濒海后花园”,成为北部湾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心城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局长秦文凯说,为保护北部湾区域环境,广西制定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和碧海行动计划,完成了环境容量测算等基础工作,组织开展了沿海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颁布了《广西海域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努力使这一区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他表示,目前重点要做的是:全力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快重大项目的推进,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广西列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地区;制定并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解决过去遗留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严格环境准入;进一步规范环保许可程序,提高建设项目环保审批质量和效率;继续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记者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中国南海研究院、广西社科院等机构采访时了解到,有关专家学者就北部湾开发建设与环保的关系有不少共识:

  ——严格按环保政策规划产业布局。做到科学、平衡、注重区域统筹,要有“一盘棋”观念,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标准,进行科学的功能布局、工业布局和产业布局。要做好中长期规划,还要有刚性约束,不要轻易变动。 ——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引进先进的现代化大企业到北部湾,坚决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拒之门外。再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产业发展不能饥不择食,否则回头治理代价太大。    

  ——建立北部湾环保国际合作机制。从环境监测、评估到突发事件的处理,要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组织和机制。譬如,北部湾环保合作可提升到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层面,还可寻求联合国环境署的支持。

  ——建立健全排污总量管理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限制排污总量,企业一旦排污超标,要限期治理,情节严重的吊销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关停企业。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