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灵山蝶变


2011/6/3 9:55:51   来源:中国建设报
【字体:  】【颜色: 绿 】 

灵山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

到过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的人说,到了灵山不想回。

灵山,灵在山之秀美、水之清盈。灵山,灵在城之宜居宜商宜人。

变大:不仅仅是外延的拓展,更是内涵的提升

“站在山顶望一望,山上山下尽美景;左手一指小昆明,右手一指小桂林。”我国著名作词家蒋开儒激情抒写的《灵山灵》歌词再现了灵山的钟灵毓秀。

山上山下皆美景,灵山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蝶变的过程。

近年来,灵山县委、县政府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明确将灵山定位为钦州市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广西南部最具吸引力、最具魅力城市为目标,实施“以工强县、扩城促商、三化联动”战略,凸显了具有岭南风格、荔乡风光、时代风貌、特色风情的宜居宜商现代化中等城市魅力。

“十一五”期末,该县城镇化率提高到30.6%,比“十五”期末提高5.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12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7.2平方公里,扩大了将近1/3,常住人口18万人,增长30.48%。绿化覆盖率达到35.5%,绿地率达到3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8平方米。

灵山变大,不仅仅是外延的拓展,更要着重于内涵的提升。灵山双管齐下,建管并举,一跃成为“广西城镇化综合示范县”,连续荣获广西第五、第六、第七届市容“南珠杯”竞赛县城特等奖。

变优: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增加,更是功能的完善

投资近亿元,占地50亩,污水处理能力一期工程为每天3万立方米,二期工程为每天2万立方米,管网收集能力为每天5万立方米,配套截污管道35公里……这一串数字的背后,展现的是业已建成的广西最大的县级污水处理厂——灵山县城区污水处理厂的气魄。

灵山县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组织编制了县城一批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由“十五”期末30%提高到75%。

近5年来,灵山县优先发展县城,坚持以钦江为中心,南进北拓,东西兼顾,重点向南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力度,建成六峰商业步行街、财富广场、荔香城、新光建材市场、灵山体育场、湘桂盛世名城等一批标志性建筑。

据统计,“十一五”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6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倍,新建改建了宝石大道、河堤路、湘桂大道、江南路中段、丰收路等一批城区道路,新增城区道路20.6公里,新增绿地10.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3%;建成运行体育场馆、城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变美:不仅仅是外在形象,还有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的变美,是灵山城镇化的亮点。

实践中,灵山县在增加绿地绿量、丰富绿化品种、提升绿化档次的基础上,着力在园林绿化特色上下功夫,建设了一街一景、一路一个绿化品种、一个小区一个园林绿化特色、一个单位一个园林绿化新创意,打造了移步换景、景随人移、情景交融的园林绿化新格局。同时,在一些街道、公园、广场、庭院建设了骏马城雕、奶水牛雕塑、生命与运动雕塑、亭台楼阁、假山喷泉等园林特色景观,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档次和品位。

与此同时,灵山投入资金1.8亿元,重点建设文体中心公共绿地、江岸河堤绿化、街头巷尾小绿地等20多条街道绿化,改造了中山公园、江滨公园、人民广场及30多条旧街道绿化。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单位出资、项目捆绑、全民参与原则,集聚社会各类资金1.5亿元,掀起园林绿化建设大会战,打造出山清水秀地干净的良好生态环境。

根据“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期末,该县城建成区和常住人口将达到25平方公里25万人,迈入现代化中等城市行列。(田时胜)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