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东,人民拓展工程正在玉东新区的地界上如火如荼进行……“新路”继续向东延伸;城区西,东西对进的玉福60米大道对接在即,城市大道正在实现着与福绵的连接。
五年前,家住二环路经开区入口处的钟先生觉得:家是在城市的边沿上。五年后的今天,7路车已从此经过,穿越玉东新区直至茂林镇,镇上的人们已开始习惯乘坐公交车出行……
建成区扩展,“中心”显轮廓
过去的五年,我市全面实施城镇化战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特别是2009年市委作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后,城市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新区建设先行先试均取得新成效,一座“宜居创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显现轮廓。
通过五年的规划建设,玉林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46 km2扩大到2010年的56.6 km2,人口由42万人增加到55万人,全市城镇化水平2010年达到38.5%,比2005年增加6.2个百分点,以玉林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五个县(市)城区为县域发展节点的“一个核心,两条发展主轴,两条发展副轴,四条发展支轴,五个主要节点”城镇空间架构初步形成。
“新区”框架显现,城市框架拉开
五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了“爱我玉林,建我家园” 基础设施、“玉—北—福”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等大会战,是我市城镇建设投入最多、城市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
近年来,随着迎宾大道二期等城区路网改造工程,市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的竣工,以及二环路南段等项目的稳步推进,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特别是2009年以来,市本级共开工建设项目66个,累计完成投资约60亿元。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009年9月,市委、市政府整合经开区、海试区及周边部分农村,设立了特区式管理的玉东新区,探索建立经济区的经济开发职能向行政区延伸、行政区的社会事务与公共服务职能向经济园区延伸的新机制,形成“行政区+开发区”的复合模式,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精简、高效的管理新体制。
如今,新建的龟山、狮子山公园的竣工开放,秀水大道的正式通车和陂耀村城乡一体化示范村初见成效,新区框架初步显现的同时,更使城市框架迅速拉开。
2010年9月,新一轮《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获自治区批复实施,规划到2020年,玉林建设用地规模为108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5万人。(黎保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