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推进,特别是中国和越南中、长期经贸合作规划“两廊一圈”构想加速实施,为双边及多边合作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为处于中国与东盟结合部的广西北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日前,北海市市长唐成良率经贸代表团到越南举行商品和投资项目推介会时对新华社记者说。
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背靠2亿多西南人口的北海,被确定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海市处于环北部湾经济圈,是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物流的最便捷的港口之一,堪称中国通向东盟的“桥头堡”。 近年来,北海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在旅游、农产品加工、能源业及教育培训等产业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切实的效果。唐成良说,“北海市与东盟各国贸易额已由2001年的4863万美元增至去年的1.88亿美元,增长近4倍。”
旅游是北海在中国与东盟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最明显的产业之一。目前,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而中国已成为东盟各国主要的旅游客源地。近年每年几次的旅游“黄金周”期间,大量的中国游客通过北海或从海路,或从陆赴越南等东盟国家观光旅游。同时也有不少越南等东盟国家游客通过北海进入中国内地旅游。目前,北海至越南海防、下龙湾的海上旅游航线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旅游业的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这条航班已由最初的每周一班,增加到现在的隔天一班。
北海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在海产品产业方面的互补性很强。越南渔民每年将大量的海产品出售给北海,而北海拥有很多具有海产品加工经验的专业人员,经过加工的海产品被集中到当地海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北海已建立起中国西南最大的海产品批发市场,大量的东盟国家海产品通过这个市场走向世界各地。除了进口海产品,北海还从越南进口了大量泥煤和氟硅酸纳,北海出口东盟国家的产品主要有钒铁、冻对虾仁、烟花爆竹、冻鱼片和重晶石等等。
中越两国领导人提出的构建“两廊一圈”的战略,成为推进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具体动作。这一战略提及的“一圈”指的就是中越两国环北部湾经济圈,而北海是这一经济圈上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唐成良表示,目前北海已明确提出要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率先崛起,逐步建立一个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心城市。根据这一战略构想,北海将发展成为西南地区临海大型工业基地、广西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广西制药及水产品加工重点城市、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物流和金融中心、南中国滨海休闲度假基地、最宜人居住的城市。
目前,中国正在加紧兴建包括北海在内的环北部湾高速公路,而越南方面也表示加快环北部湾越南段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们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东盟商品通过北海这一通道走向双边市场,”唐成良说。
记者近日在北海采访发现,近几年,随着当地与东盟国家经贸、文化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北海人开始学习越南等东盟国家语言,而记者在越南河内、胡志明等城市采访发现,当地越来越多的越南青年热衷学习汉语,甚至出现了“汉语学习热”。
为了加快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北海市政府在越南专门设立了办事处。“办事处是服务、协调北海和越南的企业双向投资、商品双向出口的窗口。”北海市驻越南办事处主任苏永光对记者说,“在此次推介会上,北海市企业在越南投资意向2000万美元,双方贸易意向4000万美元,北海企业还将在越南投资建设年产3万吨的酒精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