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8亿元巨资、用了9年时间实施的环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近日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成为我国大西南贫困地区生态建设的样板县。
自1996年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后,环江县以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出产生态型产品为目标,制定了使环保与经济“双赢”的经济发展思路。在抓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工作的同时,还建成自治区级久仁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木论喀斯特森林保护区。目前,全县有林面积达2860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2.6%。在农、工业方面,对全县的15万亩水果、1万亩西瓜、9万亩蔬菜、2万亩香粳香糯进行科学种植,出产无公害产品;对香猪、菜牛香牛抓好检疫、保种,如今,全县每年出栏的15万头香猪和4.6万头香牛菜牛都是绿色食品;对全县每年生产的10万头腊香猪、30吨牛肉干、2万多吨的蔗糖,均严格按照环保、生态要求进行加工,达到出口要求。
环江县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建设,9年来共建大水电站7座,农村微型水电站173座。近年来,全县接收了6万移民,并采取“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措施,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引导移民以水果、甜竹等为发展项目,使移民温饱得到解决的同时,绿色植被得到保护。 另外,环江县积极探索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途径,采取“政府拨小量,农民投大头”的办法在农村实施“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集”工程。几年来,共建引水工程37个、水柜11900个、沼气池2万座,入户率达29.1%,村屯道路硬化达500多公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1.4%,新建农贸市场10个。针对全县矿产开发造成一定污染的实际,关停取缔所有“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并投入6000多万元,对全县的污染源进行治理,如今,全县12种主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在计划指标内,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全县地表水质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