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新区扩容,来宾在快速发展中也必须直面许多民生问题。供水,就是九年来来宾市民一直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老城区道路改造和供水管网改造的推进和城北新区水厂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一阵痛,来宾已在穿越中。
城市扩容带来供水压力
建市之初,来宾市区最大的水厂是原来宾县水厂(现更名为市水务公司),担负着市区24500 多户居民的供水任务。此后,又兼并了维林水厂,迅速增加了6000 多用户。
当时,来宾市区人口只有12万人,面积仅18 平方公里。但到2010 年12 月,市区面积已扩大到29 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也增加到27万人。这相当于用8 年时间再造了一座新城。
现在,市水务公司的用户也已达到43000 多户。
这一过程,仅用了9 年时间,可见供水压力之大。
对于水务公司来说,除了用户增加之外,最重要的是原来的供水管网已不再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
据来宾市水务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该公司管理的管网中,不仅有上世纪80 年代的,还有70 年代的。这些县城时期的老供水管道口径小,老化严重,在供水量增加、水压增大、外部受力严重时,很容易爆裂。
今年6 月,古沙路南一巷一带10 余户人家断水,记者前往现场采访时从正在抢修的市水务公司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一带的水管至少已用了20 年,老化严重。出事原因主要是水管小、使用年限长,加上水管埋在车辆经过较多的路面下,久而久之,水管难以承受,漏水、水压越来越小的问题不断出现,最终水管破裂断流。
旧城改造和新城的快速扩容,也常常在施工中重创供水管网,使本已十分脆弱的供应链受到冲击。就在上周五,盘古大道延长线上,一施工单位挖到供水主管,使近2000 用户的供水受到影响。
关于水管爆裂、断水这样的投诉和报料电话,本报热线接到不少,也做过许多报道。
当然,对于这一供水阵痛,抢修人员最有体会。以来宾市水务公司为例,该公司只有12 名维修人员,但却要承担着全市43000 多用户的供水管道维修任务,有时一天要出动抢修达9 次之多。而且,重大的抢修任务都在晚上完成。不久前,一出厂主管发生渗漏。这一主管不仅是水泥管,而且埋在坚硬的道路下方深处。最后,该公司的全体抢修人员都出动,用钩机挖开坚硬的水泥路面,用两米长的钢管包住水泥管渗漏处焊接好,花了一天一夜时间方抢修完毕。
改造管网直面阵痛
抢修只是治标。为了治本,来宾市2008 年开始了大规模的供水管网改造。
据来宾市水务公司介绍,从2008年末至2010 年两年时间,该公司就完成了河西区10 条路、河东区8条路的主管改造,投入近3000 万元。目前,进一步的改造仍在进行中。此外,磨东水厂也在加紧建设并即将投产。这一国债项目计划总投资6807 万元,一期工程规模为日供水5 万吨,远期工程规模为日供水10 万吨。
不过,这亦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据市水务公司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城北新区市政管网最大的也就是400 毫米,其中还有200 毫米管、225 毫米管。现在城北新区高楼林立,基本都需要二次加压。如要二次加压,就需市政管网都在400 毫米以上才能达到要求,但现在城北新区市政管网中400 毫米管很少。如果二次加压,水压就会出现问题,影响整个供水网的水压,因此仍须改造。
另外,城北一些小区都是私自二次加压。他们没有建立储水池,直接从主管进行二次加压,这将会对整个供水系统水压造成影响。
“当然,现在老城区的管网改造已进入尾声,道路改造也进行了大部分,老城区中施工挖到供水管网的次数正在减少,如果各方面配合得好,供水的问题将会逐渐解决。”来宾市水务公司有关人员分析说。(韦健 彭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