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前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全力以赴科学应对重金属水污染,确保柳州城市供水安全取得成效。截至发稿时,供给柳州全市饮用水的4座水厂持续保持正常供水。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宜州市怀远镇河段水质出现异常,水中镉含量最高超标80多倍,直接威胁下游柳州市供水安全。事件发生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动用一切力量、一切措施、一切手段、一切办法,确保柳州市供水达标、不停水。
住房城乡建设部也高度关注此事件,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广西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组的指导下,科学应对,严防死守,确保柳州供水安全取得阶段性成果。
专家组表示,目前,柳州市自来水厂已成功建立水质安全保障“五道防线”,即“预警监控、加碱调节、强化混凝沉淀、强化过滤、加酸调节”,可以保证在进水镉浓度超标多倍情况下,水厂出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月26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江应急指挥部的总体部署,由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与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组组成“自治区龙江应急指挥部饮用水处理组”(以下简称“饮用水处理组”)开展应急工作。十几天来,饮用水处理组先后进行技术路线验证试验数十次,完成水样检测数千次,确定了弱碱性化学沉淀技术路线,并提出柳州4座水厂工艺流程调整优化意见,编制完成安全及不间断供水实施方案等技术文件14项,大幅提升了柳州水厂的应急能力。
专家组负责人、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建司水务处章林伟称,本次龙江镉污染浓度之高,在国内外的水污染事件中尚无先例,处理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另外,本次污染事件发生在全年温度最低、原水浊度最低的时期,更增加了处理难度。饮用水处理组以大量的科学试验为指导,以供水厂的精细化管理为手段,通过与自治区、柳州市各部门的密切合作,为柳州市饮用水质全面达标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为了做好饮用水应急水源、饮用水处理和应急净水等工作,饮用水处理组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制订应急水源预案,应对极端情况;二是针对污染物制订饮用水应急处理技术路线;三是根据技术路线,指导水厂实施工艺设备改造和应急物资采购;四是指导水厂科学合理制订应急技术操作规程;五是对现场人员紧急进行岗位培训及应急处理的实际操作预演。
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称,广西成功应对龙江镉污染、确保柳州供水安全取得阶段性成果,得益于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成果提供的技术保障。该科技成果储备了应对150余种污染物的应急净水技术路线。专家组建议,应持续密切关注龙江污染物变化情况,切实加强柳州各水厂应急处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张正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