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全市开展“打造精品党建,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为深入落实开展这项活动,临桂县委、县政府启动实施“个十百”工程,即打造2个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0个规范化管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示范点、168个“洁净临桂”工程示范村,努力建设“村庄规划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风尚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五美”乡村。
下峰山村的美丽蜕变
走进临桂县中庸乡下峰山村,设计精巧的排屋和新修的别墅整齐排列,叠石铺就的乡村小道清洁干净,百年古井、大榕树诉说着村庄古老的历史,村前上千亩桂花苗迎风轻摇,一条弯弯的小溪穿村而过……
“我们从7月开始规划、动工,才花了4个月,这个旧村庄就有了新面貌。”村民李国佩认为“这一切都得益于县里正在实施的党建‘个十百’工程和‘建设美丽乡村’活动。”
下峰山村正是临桂县今年重点建设的高标准新农村示范点。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的建设,使农村真正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和市民休闲旅游的乐园,其意义影响深远。”临桂县委组织部领导介绍,临桂建设美丽乡村,并不是简单地铺水泥路和建新房,而是要还原这里的历史文化。下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修建前,县里邀请了有关专家对该村进行规划设计,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以彰显新村的文化特色,使这座古老乡村再现美丽。”
目前,下峰山村的村道和入户巷道全部硬化,路灯崭新明亮,自来水进村入户,家家门前放有垃圾桶,首期25户房屋立面改造全部完成,公园建设已具雏形。最令人惊喜的是:村里还仿造“两江四湖”,修起了环村水系,颇有浙江乌镇的韵味。另外,临街的房屋立面专门修葺各式浮雕,意境十足。
更多村落相继开工建设示范点
与下峰山村一同被列入首批高标准新农村示范点进行建设的还有新寨村。
新寨村是一个山区村,交通不便。近年来,为了帮扶村民脱贫致富,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村民养殖鸡、鸭,种桂花树,让村里多数人富了起来。
“村里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较快,但村容村貌却一直没有跟上,群众的居住条件也比较差。以前村里的房子都是泥巴墙,一座像样的平房都没有。一到雨季,几乎每家每户都漏水。”54岁的新寨村村民李满弟和家人光靠养殖,年收入就达到6万元,但家里的居住条件不好,“生活富裕了,自然希望居住环境更好些,建高标准新农村给了我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机会。”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目前,新寨村的新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下峰山村和新寨村的变化不仅让本村村民自豪,也引起了其他村村民的羡慕,他们纷纷要求自己所住的村向县里申请成为高标准新农村示范点。
马鞍新村村民李四苟就是其中一位。“村民自筹一点,村里组织一部分,县里支持一些,就可以住上新房,何乐而不为?”李四苟说,下峰山村可以搞高标准新农村示范点,我们也可以。为了成功申请,并帮助困难居民,李四苟还主动把自己在县城经营的工厂卖掉,为村集体垫资100多万元,准备好了改造资金。
马鞍新村将申请建高标准新农村示范点的报告交到临桂县委。临桂县委主要负责人被村民的热情所感动,经过慎重研究作出批示,将该村也纳入了高标准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马鞍新村的动工仪式选在了11月8日———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我们要建设一个新的美丽家园,为党的十八大献礼。”李四苟说。
建设没有门票的“景区”
“‘打造精品党建,建设美丽乡村’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把乡村建设成为没有门票的景区。”临桂县委组织部领导介绍,下峰山村的旅游资源丰富,紧挨321国道,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徒步”、“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据悉,该县在推进“个十百”工程中,对各村今后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通过充分整合各涉农部门资源,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力求使富裕的村再上层楼,落后的村摆脱贫困。
除了高标准党建示范点,该县还打造了一批县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如四塘乡横山村是有名的豆腐乳专业村,该村7家规模较大的豆腐乳厂联合组建了协会,年产值实现3000多万元;会仙镇宝山村蔬菜示范基地近千亩大白菜长势喜人;宛田瑶族乡瓮洲村400多亩夏橙园缀满了果实。目前,全县各示范村都有1—2个主导产业项目。如今在临桂,各村的创建成果正逐步产生蝴蝶效应,不断扩散、发展。
临桂县委主要领导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规划,以后每年都将建设1—2个高标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用3年时间投入1200万元,通过集中新建一批、改建维修一批、扩建达标一批、规范管理一批等“四个一批”,全面实现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用3年左右时间,把所有农村都建成“洁净临桂”新村。争取通过3年的努力,构建起“辐射全县、各具特色”的基层党建示范网络,把美丽乡村打造成为没有门票的景区,既要让世人欣赏临桂的乡土风景,也要把本地农村优秀的道德传统、历史文化呈现给世界。(徐莹波 苏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