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接受《中国工业报》 专访时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须解决好产业支撑问题,同时他建议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引导,加快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没有产业支撑简单造城,很可能引发乱上项目 、浪费土地 、劳民伤财,城镇化最后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现象。”郑俊康认为,城镇化发展须有产业支撑,力争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就业不足 、两极分化严重以及出现所谓“贫民窟”等问题。
柳州市在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发展方面可圈可点。按照“工业要依托城镇来发展,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柳州市坚持以产业发展驱动城镇化建设,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努力形成了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良性循环。2006年以来,柳州市工业总产值相继跨越了1000亿元 、2000亿元 、3000亿元三个台阶,2012年达到3620.亿元,基本保持了三年翻一番的良好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柳州市实现了以产品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技术升级 、结构升级,利用环境倒逼机制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企业优胜劣 汰。目前,柳钢 、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已发展成为500亿元企业,柳州市产值过百亿元企业达到6家 、过10亿元企业和过亿元企业分别突破50家和400家。
郑俊康介绍,去年柳州市GDP达到了1846亿元,“一产”占7.5%,“二产”占65%,“三产”占27.5%。工业占据绝对比例。谈及经验,郑俊康表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会带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我们通过工业的发展来加快对农业的贡献,提高农民的收入。”他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是基础,解决好农民利益问题是关键。为此,柳州市提出了两个计划,一个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一个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倍增计划。郑俊康指出,这两个计划的提出为柳州下一步的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要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实现“四化”协同共进,还需要国家的配套政策给予支撑和保障。郑俊康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包括财政 、税收等“硬性”政策给予支撑,加快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建议国家更加严格 、更加细致 、更加具体地对全国产业化 、城镇化实行区块化指导,避免各地产业化盲目推进形成重复投资 、项目雷同 、产能过剩,打乱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