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灵川县三街镇党委召开村干会议,落实辖区66个自然村保洁员工作。据了解,三街镇农村保洁员的待遇按照村民人均1元/月筹措,财政又按村民人均每月1元的比例给予补贴,仅此一项,全镇每月得为城乡保洁员支出3.5万元。此专项资金的落实,为三街镇农村环境保洁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财力保障。三街镇落实农村保洁员工作仅是灵川县开展环境整治,清洁城乡的一个例子。
该县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中,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长,其他相关县领导任副指挥长的县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指挥部。在整治过程中,该县把城市环境卫生面貌整治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五乱”(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现象的整治力度,突出抓好了八里街、城区主干道、桂黄公路、县城灵南路等范围内的占道经营、乱摆乱卖、垃圾乱扔等影响市容的不文明行为的整治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运用疏导、归行入市等手段,逐步将辖区范围内的流动摊贩合理引到指定的临时市场、临时疏导点和便民点内。据初步统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该县共出动干部群众1000多人次,出动整治车辆700多辆次,先后整治乱摆乱卖摊点5500多个,整治车辆乱停乱放1000多起,纠正或清理占道经营600多处,清理卫生死角348处,清洗桂黄公路路沿石12公里,共清理生活垃圾6000吨,清除城市“牛皮癣”10000多处;对桂黄公路花隔带进行掏土作业9公里,共掏土3000多立方……通过整治,往日混乱的八里街城北市场和欧州小镇小区门前的银庄巷脏乱差现象彻底改观;桂黄公路沿线汽车城汽车停放门前展示的现象得到了根治;县城城区道路乱停放机动车现象已无踪影;县城城区和乡镇主要街道均规范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停车位……现在步入灵川城乡,所到之处清新的环境令人耳一新。
在清洁城乡工作中,该县把清洁城乡作为提升全县人居环境质量和城乡综合竞争力,全面打造桂北“最佳宜居环境”,加快推进“桂林北新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县、乡(镇)、村三级主要领导负责制的监督机制,迅速投入200万元启动资金,使全县清洁城乡工作有序开展。与此同时,针对自然村落实这一工作相对难的特点,该县以落实自然村保洁员作为主要抓手,在全县1100多个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保洁队伍。通过自然村保洁员的配套和对村民行为习惯的教育,促进全县清洁城乡工作的持续开展。
5月21日,记者在三街镇深流村委小溶江村看到,这个有常居人口240多人的村庄,通过落实保洁员、保洁员每月有稳固的收入后,沿村屯道路已呈现出清洁卫生的可喜景象。村委老支书庾立柱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已高度认可清洁城乡工作,并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村民自觉把生活垃圾集中倒到村里的垃圾池,往日随地乱丢杂物、垃圾的现象已没有了,同时,在保洁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沿村屯道路已很难看到丢弃的杂物。(陈张 尹雪梅 秦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