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罗村屯给人的第一印象。沿着环村小路行走,只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路边垃圾桶整齐排放,明亮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赏心悦目。罗村屯这个曾经闭塞落后的贫困村,如今却成了宜州市新的旅游景点。
罗村屯是宜州市祥贝乡古文村村委所在地,距市区20公里,距乡政府19公里,属山区贫困村。2009年,古文村被列为自治区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村。几年来,自治区审计厅、宜州市政府办等单位先后对罗村屯进行定点帮扶,筹措资金500多万元,建成村委办公楼、村级卫生室、污水处理系统、通村水泥路、篮球场、垃圾焚烧炉等项目,完成危房改造43户。去年,宜州市政府再次筹措资金25万元,帮扶古文村扩宽通村水泥路2.5公里。现在,罗村屯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改观。“我们村能保持清洁,关键是村里的群众有很强的卫生意识。”村委副主任覃永立说。
早在几年前,罗村屯群众就已意识到乡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各家各户自觉把清扫的垃圾拿到焚烧炉集中处理,谁看到焚烧炉里垃圾多了,谁就自觉点火焚烧,这已成为罗村屯的一种习惯。
如今,为了把清洁卫生行动持久进行,屯里制定保洁方案,签订村规民约,明确要求村民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搞好家居卫生,维护河道清洁流畅。有了村规民约,群众照章办事,清洁工作有序开展。
要保持卫生干净持久,光靠制度也不行,还得有人经常监督。监督员罗勇莲说:“早上起来后,先到村里转一圈,看是否有哪家乱扔垃圾或未清扫的,就及时提醒。”村民廖秀明说:“现在我们都不乱扔垃圾,要扔就扔进门口的垃圾桶,有人监督,签的村规民约里讲得很清楚。”
采取“扫屋-‘自扫门前雪’-集体清扫村道”模式。扫屋即打扫自己的房屋,“自扫门前雪”即各家各户打扫自己的房前屋后,集体清扫村道即村里每月开展2次-3次大清扫活动,垃圾则由保洁员拉到焚烧炉分类后焚烧或进行其他处理。
两年来,罗村屯利用自然环境优美、古龙河漂流经过该屯等优势,把发展乡村农家乐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现已建成一个别具一格的新旅游景点,群众收入逐步提高。
罗村屯某餐馆老板覃永进一边忙着招呼进店的游客,一边告诉笔者:“现在村里环境干净漂亮,来旅游的人也比以前多了。” (罗静友 叶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