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交通厅、民政厅、水利厅、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对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规划纲要进行审议。
据悉,国家建设部将于10月21日组织专家组到南宁对本次会议形成的审查意见再次进行审查。
昨日,南宁市方面再次阐述了总规修编的动因:当前摆在南宁市面前的现实状况是—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中国加入WTO,南宁市行政区划扩展,CEPA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圈合作全面启动,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尤其中国、东盟共同决定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在世纪之初这五大机遇在南宁聚合发展,这在省会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
近几年,南宁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全面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展迅速,至2002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达155平方公里,突破了原规划确定的2005年134平方公里的规模。
根据南宁市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南宁市总规修编的重点在于:●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和空间拓展。围绕南宁市建设大南宁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建设区域性枢纽、建设产业发展的大基地、建设区域性大市场、构建对外开放大平台、营造可持续发展大环境”的“五大任务”,进行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按照到2020年市区人口达300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左右的总目标,以邕江为轴线,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总面积达127平方公里的相思湖新区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以开发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挺进城市经济脊梁;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市场体系形成;正确处理好房地产开发、商业性用地与工业项目用地的关系,加快快速环道内重污染企业的搬迁和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工作,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用地;●吸取国内外一些大城市发展的教训,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布局。在抓好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抓好重点镇规划建设;●城市交通对外和对内交通体系的调整,强化交通对城市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引导作用。合理确定能源、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防灾等系统的发展目标与对策,为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奠定基础;●确立生态优先原则和建设“中国绿城”的生态环境战略,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人口与环境容量限制等规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