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柳州市给沿街建筑“穿衣戴帽”,还由城区建设示范街,市容市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该市今年推出全市主要街道景观环境改造整治计划,将在一两年内对33条道路逐一开展美化工作。昨日起,柳州市城市规划局组织专家对区内外6家设计单位提供的改造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方案经修改完善获审批通过后,将陆续实施。
将投入改造的道路为:荣军路、柳邕路、河西路、东环路、八一路、鹅山路、柳太路、龙屯路、南站路、西环路、五一路、广场路、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桂柳路、红峰路、屏山大道、西江路、柳长路、南二环路、柳石路、北雀路、北站路、雅儒路、斜阳路、龙潭路、跃进路、曙光东路、滨江东路、滨江西路、谷埠路南段、胜利路、蝴蝶山路等。
上述道路或处于闹市区,或为城市进出口通道,或为交通繁忙的主干道,均属于城市的窗口道路。但是,这些道路普遍存在破旧低矮的建筑,有碍市容。此次将借鉴几年来给沿街建筑“穿衣戴帽”的经验,仅拆除小部分特别影响市容的破旧建筑,其余则通过清洗、改造立面,添加装饰,重新粉刷,建设绿地等手段,使街道旧貌换新颜。
此次数十条街道集体“美容”,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为此,柳州市规划局对参与设计改造方案的单位提出了引导性的原则,强调改造要符合城市的远景规划,建筑的色彩、装饰要和周围环境、道路的功能相协调,对沿江、沿山的道路,要求显山露水,考虑整体效果。
从提交评审的方案来看,多数都能遵循上述原则。如滨江路的改造,考虑了与东门的建筑风格和尺度协调,强调视线的通透,方便观赏江景,建筑天际线丰富多变;河西路、西环路的改造,考虑了和附近的五菱厂等工业区协调,方便开展工业旅游观光;柳石路、荣军路的改造则考虑和周围的山峰相衬,建材的使用、色彩的选择都尽量符合自然山体的特点,不会显得太“跳”太突兀,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