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瑶族自治县自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以“规划建村”、“环卫进村”、“民主治村”、“新风树村”、“干部入村”、“创建名村”六村建设为载体,注重宣传发动及开展综合整治,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的清洁乡村活动格局,积极把都安打造成文明之区、首善之区,努力构建天蓝、地净、水清、树绿的人居环境。
“规划建村”,从2013年开始,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以逐步实现村镇规划全面覆盖为重点,推进村镇规划、村委会所在地村屯、中心村和交通干线沿线50户以上自然屯等村庄规划的审批,健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完善长效管理,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环卫进村”,建设垃圾收集点,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队伍,30户以下的村屯原则上要配备1名垃圾收集专门人员,30户以上的村屯原则上要配备1名以上垃圾收集专门人员,负责路旁、村边、公共场所垃圾收集,做到日清扫、日清运。建立农村垃圾集运处理体系,积极引导乡村实施垃圾分类;实施村屯垃圾综合处理示范建设,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民主治村”,紧紧围绕“美丽都安·清洁乡村”活动的目标任务,建章立制,通过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促进清洁乡村工作决策科学化、村务管理制度化、民主监督程序化,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创造清洁卫生的宜居宜业环境。
“新风树村”,通过组织文艺演出、印发《文明手册》、折页、宣传挂图,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推进“移风易俗倡文明”主题教育等形式,开展讲文明、展新貌、树新风活动,全方位倡导文明新风,强化精神文明教育,有效促进农村环境面貌更加整洁、村风民俗更加文明、道德素质更加提高、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使全县广大农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干部入村”,广泛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开展“红卡进百企千村万户”活动,积极参与“美丽都安·清洁乡村”活动,县直单位干部,以及乡镇干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村(社区)“两委”干部组成22个乡镇(街道)工作组和248个村(社区)工作队,进驻全县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切实改进机关作风。
“创建名村”,完善规划编制,加强规划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积极推进特色名镇名村创建。以大兴乡池花村、地苏镇大定村建设区域性旅游村镇、工贸名镇为目标,加强旅游设施和交通、安全保障、应急处置、信息化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特色名镇名村交通条件,大力整治村镇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目前,全县累计投入“清洁乡村”专项经费610万元,召开县乡动员会196次、村民大会3000多次,组织县乡干部进村宣传2600多次、大走访2000多次、大调研1500多次。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102106户,开展清洁房屋庭院67172户,清除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杂物118061处,创建“五星级文明户”1661户。改造或硬化乡镇村庄道路48936平方米,清理河道、溪流、水源386公里,池塘242个,整治规范禽畜场所9819个。
(黄鹏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