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昭平:解决“三难题”推进城乡清洁活动


2013/9/17 10:16:35   来源:贺州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自开展“清洁城镇乡村”活动以来,昭平县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通过财政补助一点、上级争取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争取到自治区下拨专项补助资金600万元,县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转变群众意识、垃圾分类处理和建立长效机制”三大难题,保证了清洁城镇乡村活动有序开展。

  加大宣传投入,着力转变群众意识。该县落实100多万元宣传经费,通过在电视、网络开辟专栏,制作宣传牌、宣传栏,悬挂横(条)幅、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整合宣传媒介和社会力量等资源。在高速路口、县城出入口和交通要道设立广告牌15块,悬挂标语1200多条,制作宣传板报200多幅,发送手机短信2万多条。发放“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昭平”倡议书、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3万多份。通过宣传引导,使群众的观念实现了从“要我清洁”到“我要清洁、我要美丽”转变。

  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减量。投入313万元,分两批建设垃圾池1651座,投入58万元购买垃圾运输车辆19辆发放到全县12个乡镇。拨付建设黄姚、走马、文竹等5个乡镇的垃圾中转站配套资金550万元。并投入720万元分别在黄姚镇、马江镇各建设1座生活垃圾磁力热分解消纳处理站。同时大力组织干部进驻村屯,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分类处理垃圾,实行“三级分类”办法减量处理生活垃圾,举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培训班,按照逐级培训原则,对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对象进行农村垃圾防治技术政策、整治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法等培训,把垃圾处理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活动长效开展。投入资金120多万元,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集中人力、物力对“白色污染”进行清理,对城区、乡镇、村屯的卫生死角进行清运和处理,对江河沿岸污染源进行了排查治理。健全和运行责任管理机制,按属地管理原则对环境卫生责任区进行划分,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及履职要求。每年列入174.24万元,按每1万农业人口配备3名环卫工人的标准配备了各乡镇环卫工人121名,配备了乡村环卫车辆37辆,建立起离县城较近的5个乡镇“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和离县城较远的7个乡镇“屯分类、村收集、镇村处理”的垃圾处理运行机制,实现了垃圾处理全覆盖。

  为加强对活动专项资金的管理,该县还制订资金使用分配管理方案,规范资金分配、使用范围、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等内容,将资金分配细化到乡镇、到村、到项目,做到专款专用,杜绝专项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确保“清洁乡村”活动顺利推进,深入开展。       (高云山)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