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771-2260001  

龙滩快速高效筑全球最高大坝


2004/10/15 8:27:42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字体:  】【颜色: 绿 】 
龙滩水电工程正式浇筑大坝!今年8月4日,镌刻在水电建设史上,镌刻在我区经济发展史上。到国庆节,大坝已浇好3块填塘混凝土。

    龙滩大坝混凝土浇筑总量达800万立方米,坝长850米、底宽170米、高216.5米,是全球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这是一座直插云霄的世界高峰!目前,大坝混凝土已浇筑近10万立方米。

    龙滩人直把壮志指苍穹。

    “两条腿走路”:筑坝和清基左右开弓

    8月4日,龙滩,长龙般的自卸汽车驶向坝基,往胎带机上倾倒混凝土。胎带机伸着长颈鹿脖子般的输送塔,快速把混凝土送往坝基,作业半径达60多米。林立的粗大钢筋直插坝基岩体,手持振动棒的工人细心地振捣混凝土。不一会儿,粗大钢筋便淹没在混凝土中。目前浇筑填塘混凝土,最低浇至190米高程。

    大坝分三大层面浇筑。第一层是填塘混凝土层,填平凸凹不一的基坑;第二层是厚2-3米、相当于房屋“地梁”的垫层,可让大坝均衡受力;第三层就是大坝主体碾压混凝土层。

    筑坝施工区域外,一批工人在基坑岩石上小心翼翼地敲敲打打。一部大型液压冲击锤,仔细地锤落画上标识的岩石。

    “这是在进行坝基缺陷处理。”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波说,“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大坝浇筑和清理坝基左右开弓。”

    时不我待!基坑开挖后的缺陷处理工作庞杂,10月才能全部结束。在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精心组织下,龙滩人“两条腿走路”,提前28天打响攀登世界高峰的筑坝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缺陷处理就是把风化、破碎、松动的岩石清走,保证完整岩石与大坝浑然一体。目前,基坑还有4万立方米岩石待处理。技术员陈望说,为保证筑坝质量,基坑不容许放大炮,浇筑区内30米不许放小炮。坝基分区域处理,先处理、后清洗,并用先进的声波检测仪检测岩石完整性。处理好一块坝基,就浇一块混凝土。填塘混凝土分块状浇筑,每块长32米、宽170米。9月29日,记者在机声隆隆的现场看到,坝基岩体钢筋林立,技术员正在捆扎巨龙般的钢筋长笼,对F56断层破碎带刻槽进行地质缺陷处理。

    为实现筑坝提速,龙滩人开动所有机器。确定了往坝基输送混凝土的主要形式,即供料线入仓,此外有汽车入仓和吊罐入仓等补充手段。今年11月将开始采用高度机械化、电脑化的供料线入仓,实现从砂石料生产、混凝土拌合和运输到大坝浇筑流水线作业。

    “马拉松赛程”:百米冲刺连创奇迹

    造价21亿元的大坝工程,是龙滩最大的土建工程。其中混凝土拌合系统、供料线、门塔机、缆机、截流、围堰、基坑开挖等全是为筑坝服务的临建工程。从系统建设到大坝浇筑,是漫长的马拉松赛程。

    “一进场就冲刺!”龙滩人气冲云霄。大坝联营体承建大坝工程的建设者,来自我国水电建设“王牌军”中国水电第七、八工程局和葛洲坝集团公司,磨合难度大。去年4月进场,联营体总经理刘明江提出“零磨合”的要求。各部门团结一心,迅速发起了冲刺。

    系统建设是龙滩筑坝的“生命线”。左岸382系统和右岸308、360系统承担大坝和围堰浇筑所需近千万立方米混凝土生产任务,必须在2003年12月投产。规模如此大的拌和系统从设计到投产至少要1年,龙滩只用了7个月!

    “跟我上!”大坝联营体拌合系统设计组组长王艳萍甩开膀子干了。她根据工程要求设计好三大拌和系统的总体布置和工艺流程图,分部位、分重点、分工序,和技术员一起精心设计。由于缺乏相关的计算软件,所有图纸都要手工计算。设计人员动情地说:“我们拼了!”龙滩人主动加班,边设计边施工。系统建设突飞猛进,去年12月308系统胜利投产,360、382系统相继竣工。来自全国的专家连称奇迹。目前,正在进行砂石料和混凝土生产、输送系统改造,为筑坝流水线作业创造必要条件。9月底系统改造全部完成,砂石料月生产强度从35万立方米提高到45万立方米。

    大坝联营体全面摆开战场。一鼓作气建成供料线、门塔机、缆机等系统工程,并在去年11月成功截流。当年进场当年截流,实属罕见。

    防洪度汛是龙滩建设天大的事。高273.2米的上游混凝土围堰相当于一座中型电站的大坝,而龙滩人只有4个月。2004年春节,浇筑围堰的序幕拉开了。3月,浇筑遭遇巨大困难——原料粉煤灰几乎“断粮”。龙滩人争分夺秒,“小步走,不断线”。同时,龙滩公司采用紧盯战术,派员进驻厂家落实原料供货合同。顽强意志和高强度机械化施工使得围堰快速升高。5月11日,暴雨引发的山洪猛烈冲击围堰,基坑内积水也淹向抽水机。外忧内患关键时刻,联营体水电队长岳强带领工人迅速转移抽水机,然后马上装机抽水。苦战30多小时,围堰保住了,工人却大都累倒了。

    与洪水赛跑,同洪流争锋!5月30日,上游围堰提前达到设计高程。龙滩人用119天拼出奇迹。

    十年磨一剑:锤炼尖端技术“破茧”

        建世界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面临许多世界难题,没有尖端技术的强力支撑,不可想象。

        高温多雨是束缚筑坝的“茧”。碾压混凝土坝有坝体庞大、升坝快速等特点,但筑坝要避暑,通常在秋冬季节浇筑,夏季夜间施工。龙滩大坝2006年底必须具备蓄水发电条件,岂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龙滩,中国造!”我国水电人壮志凌云。早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国就集中全国顶尖的水电专家用近10年时间专门对龙滩开展前瞻性科技攻坚,发明了世界最先进的“特殊气候下的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该技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通过提高混凝土生产、运输能力和仓面布料能力使混凝土快速覆盖,并且嵌入独到的层间处理技术,高温多雨仍可正常施工。同时,首创的防渗技术“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变态混凝土复合防渗法”也体现世界最高水平。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龙滩公司副总经理龙先进豪迈地说。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水化热”,产生温度应力造成裂缝。要消灭大坝“天敌”——裂缝,就要全过程采取温控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温差。今年5月,龙滩建成制冰楼,生产充足的冰片为混凝土“压火”,对砂石料、水等加冰块进行预冷,保证混凝土生产出来时不超过12℃,碾压时仓面不超过17℃。今年6月,谭靖夷等多名院士组成院士群,进一步解决筑坝温控标准和防裂措施等关键问题。

        龙滩筑坝技术成功“破茧”,突破了高温多雨的羁绊。去年7月以来,龙滩人循序渐进,精心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等一系列试验,为浇筑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今年上半年,筑坝技术在上游混凝土围堰这个最重要的试验场应用取得成功——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2%。

        龙滩人十年磨一剑,用睿智搭起攀登世界高峰的长梯。2005年、2006年,大坝月浇筑强度将突破30万立方米,进入浇筑高峰期。2007年上半年大坝可上升到342米高程,为龙滩提前两个月发电提供强大保障。(贝为超 张重汶 潘炳康 梁照庆)


投稿】【打印】【关闭】  
广西建设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电话:2260123 2260127 举报电话:0771-2260001